起初他没察觉到这场筵席与往日有何不同。 燮朝如今的这位圣王性豪奢,好娈童,好美婢,好美食,好美酒,好鼓乐……是以每个月宫里的大小宴会至少都有二三十场,无非是今天这个日子独特些,宴会的规模更大、也更正式。 今日是岁首,立春,乃新一年的伊始,皇帝在整座宫城最靠外的正门奉天门举办了“颁朔”之礼,所谓“颁朔”,乃朝廷向天下颁布新一年的历法,以悉知这一年四时、节气更替的物候变化,好叫农人顺应规律料理好田地,不贻误农事。 这是一年之初头一桩、也是头一等的大事,“颁朔”之礼盛大,各方诸侯、整个帝都的百姓,甚至于还有外地千里迢迢赶来的百姓都会聚集参与,仪式又繁琐肃穆,萧清旃初任国师之时,本一心推却。 他想将主持仪式的重任交予观星殿的掌事——本来一向也由他们那拨人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他常观星,但不爱推演。可观星殿隶属国师治下,“颁朔”这等大礼,理应由地位最高之人与皇帝一起主导。 况萧煜又说:“国师,寡人知你不爱显于人前,爱低调。但你毕竟乃本朝国师,总不好连脸都不在人前露过,一年仅此一次,你可知多少人并非因寡人,而是慕名前来瞻仰你之风采?” 于是他不得不接下这繁琐的烂摊子。 那些自下而上瞻仰来的目光,他是感受得到,但他不曾垂目看过一眼。 因颁朔之礼上的露面,民间风起的一些关于他的说法,他也曾耳闻。 大多数人是讶于他的年轻,又有好事之人以吹嘘的语气说自己获知内情:国师乃玄修之人,修为有成,自然驻颜有术,别看他模样不过及冠,在位已历经数朝,有千百年的道行。 ……把他说得跟老妖怪似的。 有人也说他是神仙,不过是肤浅地赞他外貌气度“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也有轻浮败絮若萧煜的好色之徒,以更轻慢地诗句赞“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当然,曹子建的诗不会有错,错的把这句子安在他头上的人。 所以他厌烦见人,他只愿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