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儿女[年代]

卜元/著

2025-07-11

书籍简介

1973年,七岁的林飞鱼从乡下被接回三号大院。爸妈是罐头厂双职工,每天有吃不完的罐头、看不完的小人书,她觉得自己是整个大院最幸福的小孩。直到九岁那年,她爸死了。一个月后,她妈带着她改嫁给玻璃厂的常叔叔,她也因此多了三个没有血缘的姐妹:貌美高傲的常美、没心没肺的常欢、讨好型人格的常静。加上她,大家称她们为——常家四朵金花。可林飞鱼不知道,没了爸爸的小女孩,原来要受那么多的委屈才能长大。幸好她遇到了江起慕。那个同样住在三号大院,惊艳她整个年少时光、全世界最好的少年。【以广州为背景,讲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里,重组家庭三代人的悲欢离合。】———1.青梅竹马,双向奔赴/救赎,成年后才恋爱2.现实向,群像,文中人物全员不完美3.文中故事和人物纯属虚构

首章试读

七岁的时候,林飞鱼终于等到了爸爸来接她回广州。 时隔多年,她妈再次怀孕了。 那是一九七三年的夏天。 林飞鱼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她爸林有成对这个有着一双黑溜溜大眼睛、笑起来嘴角弯弯的长女格外喜欢,她妈李兰之却不是很高兴,因为她出生那天,产房里有十几个产妇,前面一溜烟出生的全是男孩子,只有她是个女娃儿。 在她八个月大时,她妈第二次怀孕了,但不到三个月那孩子就没了,这事发生半年后,她便被送到广西农村的外婆家。 五十年代中期,广州市委提出“把广州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城市”的口号,经国家轻工业部批准,在广州郊区征用十几万平方米的土地,投资了一家生产果、蔬、鱼、肉罐头的综合大型罐头厂。① 她爸妈是罐头厂的双职工,她爸在罐头厂子弟学校里教初二的语文,同时兼任初中的美术课,她妈是实罐车间的中级工。 罐头厂是二十四小时生产,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遇到季节性生产水果罐头时,连续上班三天三夜这种事情也时有发生,李兰之对外声称把林飞鱼送去乡下是因为没人带孩子,但没几个人相信这个说辞。 因为罐头厂为了让职工家长专心工作,不仅设置了托儿所和幼儿园,且分毫不取,托儿所和幼儿园里有专门的厨房,炊事员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安排不同食物,更人性化的是,托儿所是三班倒,职工家长可以在任何时间去接送孩子。 因此把孩子送去乡下,这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舍近求远、舍易求难,比脱裤子放屁还要多此一举,但不管大家怎么想,依旧不妨碍林飞鱼在广西农村一呆就是好几年。 此时李好婆为了让一手带大的外孙女吃点好的,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她摸黑进了厨房,利索抓了把大米放到锅里,又把窗口吊着的腊肉拿下来,手里的刀顿了顿,最终把一块腊肉全都切了放进去。 等早饭差不多做好,她才返回屋里想去叫林飞鱼起床。 一出厨房就撞上了林有成,林有成喊了声妈。 李好婆听到这声妈,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回厨房把早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道:“我跟人换了五斤红糖,还有家里那只...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