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司六局

仰春/著

2025-08-02

书籍简介

【本文文案】崇宁年间,东京开封府风物人情热闹繁华,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专门负责代办宴席之事。其中,四司分为账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包括果子局、蜜煎局、蔬菜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各个环节分工精细,职责明确。这日,蜜煎局来了个柔弱可怜的小姑娘,名唤今穗。今穗父亲是巷子口开医馆的跛脚大夫,母亲曾经在四司六局的茶酒司当差。曾经,他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然而,今穗母亲在孟老夫人的寿宴上意外遇害,苦于对方是世家权贵,父女二人有苦难言,有冤无门。今穗决定进入四司六局,查找母亲被害的真相,即使对方一手遮天,她也要抗争到底。没人想到,这个看上去瘦瘦小小的姑娘,今后可以从蜜煎局的杂役一步步成长为四司六局的总管,从容游走于世家权贵之间,为母申冤,最终手刃凶手。【食用指南】1.本文以北宋东京为背景,四司六局的设定部分来自书籍网络,部分为作者自设,非历史正剧,不严谨之处为剧情服务2.主线是女主在四司六局的成长,感情线相对较少3.待补充……【下一本写】《王婆说媒》宋代的媒人制度相当完善,媒人分为官媒、私媒、义媒、神媒不同类型。而官媒又有等级划分,中等的头戴高帽,用黄丝巾包着发髻,穿着褙子或裙子,手里撑一把清凉小伞。王芙蓉现在正是其中一位,人称“王婆”。可是她如今才十九岁,已然做了寡妇。王芙蓉家中姐妹三人,因母亲爱侍弄花草,便给她们三姐妹都以花卉取名。刚过及笄之年,媒婆便纷纷上门为她说亲,她家的门槛都要踩烂了。就连隔壁乡里的青年才俊李奉年都托了媒人上门说亲,那可是十里八乡的姑娘们都倾慕的对象。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爹娘点头同意后,她也没有任何意见,很快就顺利地嫁给了李奉年。然而,新婚第二日,上头就派人到乡里征兵,家里有男丁的必须派出一个人来,李奉年就这样跟着浩浩荡荡的军队走了。这一走,就是三年。三年来,王芙蓉十分能干,侍奉婆母、照拂娘家,将里里外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闲来无事她就帮家里二妹相看夫婿,竟也说成了一桩好姻缘。王芙蓉对说媒一事很是热衷,渐渐的,乡里有越来越多的人请她说媒。“王婆”的名声就这么传开了。三年之后,当年参军的人陆陆续续回了乡里,可是偏偏不见李奉年的身影,大家都说,没回来的是战死沙场了。王芙蓉陪着婆母痛哭一场后,安慰她日子总要好好过下去。不久,她就当上了官媒,开始拿官府的俸禄。这一日,官府里给她派了个活,让她给新来的县令大人说媒,王芙蓉二话不说应下,后脚就领了姑娘上县令大人府上拜访。然而这新来的县令大人……竟是她那“战死沙场”的夫君?所以说,她现在要给她的夫君说媒了?

首章试读

崇宁二年冬,鹅毛大雪,天寒地冻。 汴京孟家为老夫人办六十大寿,大摆筵席,广迎宾客。 就在寿宴结束之际,府里意外发生了一桩命案。 死者并非孟家之人,而是当日在孟府承办孟老夫人寿宴的四司六局里的一位女子。 此女子未满四十,身世清白普通,家中只有一位沉默寡言的跛脚丈夫和他们刚刚及笄的小女儿。 未等上报官府,孟家主母便一口咬定死者乃是自缢而亡,并迅速封锁消息,将与之有关的家仆全部发卖。 碍于孟家权势滔天,不论是死者的亲人还是四司六局中人,都对此无能为力。 此事便在大雪纷飞中销声匿迹。 半年之后,初夏时节。 这日,蜜煎局掌事姜佩兰领了个俏生生的小姑娘进了屋。 小姑娘个头不高,身量纤纤,身着普通的素色襦衫,乍一看十分不打眼,但她肤色瓷白,双眸圆亮,所过之处还会留下一股若有若无的药草香,又让人见之难忘。 “四司六局素来是伺候达官贵人们的,我这蜜煎局平日里不过是做些蜜饯、点心的活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姜佩兰在前头走着,说话间又想到了什么,不禁目露担忧地回头看了眼身后单薄可怜的小姑娘。 “今穗,你既来了这儿,便先安心当差,其余的事……就莫要胡思乱想了。” 今穗微微福身,嘴角努力地扯出了一个浅淡的笑容:“今穗明白,多谢兰姨关心。” 姜佩兰伸手拍了拍今穗的瘦削的肩膀,便没有再说什么。 二人一同进屋,扑面而来一股甜腻的香气。 蜜煎局为各类宴会提供蜜饯点心,东京崇尚奢靡之风,因此呈在权贵面前的糕点需得格外精致、稀罕。 无需承办宴席的闲暇之时,蜜煎局的任务就是研究各种新奇的点心。 “今儿我们蜜煎局来了新人。”姜佩兰微微提高嗓音对着屋内的众人例行公事般地叮嘱道,“大家以后就一同做事了,需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姜佩兰与今穗的母亲洛绾君乃是旧相识,她先前已与今穗知会过,进入蜜煎局,须隐去姓氏,忘记出身,安分守己...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