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含蕴出生时吹了风,身体一直不好。 每年她都要病个几回,皮肤较旁人也苍白许多,血气不足,走两步就喘不上气,动不动就胸闷。 可以说从小就是个药罐子,每年仅是用来买那些昂贵药材的钱都能养一个大药堂了。 自从大清的花架子被洋人的大炮给捅穿以后,就兴起了一阵洋人的东西都是好的风气。 一些有条件的家庭也开始花钱请几个洋人充门面,来给家里裱上一层与国际化接轨的先进思想。 周先生虽然是个满身铜臭的商人,但是在这方面也是不愿意落于人后的。 再者他对周含蕴这个幺女向来视为掌上明珠,特别是在金钱上,从来不吝于给予。而小女身体一直抱恙,也是他一桩难解的心事。 见如今社会风气开放后,周先生就抱着有鱼没鱼撒一网的心态,特意花重金聘请国外的洋医前来给小女看身体。 洋医生花架子多。经过一堆又是抽血又是尿检的折腾,那个洋医生还拿着个铁片在小女儿的身上按来按去。 他的妻子心有不满,对他哭过好几次。 觉得他花大钱请来了这么个洋人,也不知道管不管用,还对小女儿动手动脚!要是让外人知道了可要怎么说! 好在周先生虽然心里也犯嘀咕,但依旧坚持,下定决心一要治好小女儿的身体。 还别说,真金白银聘请来的医生确实有两把刷子。 医生很快就出了诊断书,小女儿周含蕴也正式被确诊为哮喘。 虽然也是很麻烦的疾病,却也不是没有治愈的希望,只是需要静养,平日里也不要大喜大悲。 放一般人家,可能顶多就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她出门就是了。 但是彼时周先生是泸市商业圈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纺织厂坐拥数十万织工,就连政府高官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更何况这是他连生了好几个调皮捣蛋的臭小子,好不容易盼来的娇娇女。 他哪里舍得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见天日,只能看着同龄人出去玩耍? 周先生于是又斥下巨资在寸土寸金的泸市买下近三十亩土地,专门为小女儿修建一座花园,供女儿养病。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