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犯我

别君几度秋/著

2025-09-06

书籍简介

传闻有一“仙客”,医术出神入化,却隐而避于观心山,不入尘世半步。仅一次破例,是为了个皇子。京城一连几日的雪忽然歇了。忌虚白自宫道尽头翩翩而来,雪不沾衣。李焉隅依然记得,彼时他半条魂魄已入地府。被生生拽回来时,只看见塌前人以银白面具覆面,正耐心地给他喂着汤药。他看着那人,忽然想,如果这一刻永远不会过去就好了。于是李焉隅问:“你可以不要走吗?”忌虚白手中的汤勺仍是稳的,看着他喝下去,才轻声说:“不行的,我要回去了。”李焉隅默不作声地请了道旨,舍弃宫里锦衣玉食的生活,随忌虚白上山习了医。后来,李焉隅收到宫里递来的消息。他望着观心山经年不散的雾,说:“我要去查一桩旧案,书院案。”忌虚白只笑了一笑:“好。”又一年春。旧案将了,忌虚白看着为纪念亡魂而建的归鹤台,对李焉隅道:“等我一下。”于是李焉隅等啊等。等到忌虚白变成了谢攸,吐露书院案三百贡士是他毒杀的;等到那新起的魏巍高台骤然倒塌,一点火星在干燥的冬日里连了天;等到台上那抹身影消失了在火海里,再也寻不到踪迹。……谢攸再睁眼,时节轮转,已是一年深秋。山上飘了点雪。他的记忆也随之尽付茫茫雪海,了无痕迹。唯一残存心间的,是十五年前,他犯下滔天血案,自此远遁京城,来到观心山。前尘往事忘得一干二净,谢攸只得下山询问,却与晋王府的马车撞了满怀。面对这位书院案的主审官,他摸了摸脸上的面具,想起先前将他误认的声音,计上心来。“我乃灵仙人忌虚白是也。”谢攸鸠占鹊巢以脱身。不料晋王李焉隅略一颔首,对着身边人吩咐道:“把他带走。”……不放了我吗?谢攸大惊失色,心念电转间,正苦苦思索该如何挣脱这个由他亲手布下的困局。李焉隅却俯身压了下来。温热的气息拂过侧颜,将一句惊心动魄的蛊惑低低地送入他耳中。“既然师生做腻了,跟我回府,给我一个‘尊师重道’的机会,可好?”……【小度阅读指南】1.李焉隅×谢攸,李攻谢受,HE。2.双C,纯爱1v1,与配角无暧昧,没有爱情向感情线发展。3.真失忆,没有穿越、重生,不是破镜重圆。4.文中所涉及的一切医学理论均与现实无关。5.官阶仿明,但是为了方便胡编乱造,背景架空,请不要考究。6.喜欢的话请点点收藏w,不喜欢也不要勉强,开心最重要。

首章试读

昭宁年间,秋雨瓢泼。 京城近郊,有一茶馆依山而坐。 雨势渐急,青瓦檐下攒了些避雨人,不想一道惊雷忽作,豆大的水点子砸下来,湿了众人的鞋袜,一时抱怨声四起,好生热闹。 屋里正四处煮着热汤,人们躲在氤氲水雾里闲散叙话。唯有角落的卧榻铺了软垫,坐着位“不速之客”,与周遭的烟火气格格不入。 那人半支着身子倚在引枕上,青色的宽袖下露出一小截削瘦的腕骨。面具遮去他大半张脸,阴影下的皮肤透着瓷器褪釉般的苍白,显得十分清寂。 他指尖漫不经心地垂在手炉边缘,目光却远远落在窗外如注的雨里,像是想要透过那片白茫茫的水汽,望见什么遥杳的去处。 新来的小二端着茶盏经过,忍不住偷觑了两眼。这客人瞧着病恹恹的,瞳仁很浅,偏生那面具下的目光极冷,陡然转过来时,竟让他如同被檐外的雨兜头浇下,浑身一凛。 直到邻桌的大嗓门一声吆喝,小二才猛地回神,慌忙低头退开,后背已浸透了。 “你们听说了么?归鹤台要重建了。” 这真真是个多事之秋,哪怕是丁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一阵轩然大波。诏下刚出半日,消息已如野火燎过京城,烧到这偏僻的山间茶馆里来了。 果不其然,话音未落,邻桌已有人接过了话头。 “莫不是开春塌了的那个?” 问话那大嗓门一听,顿时来了兴致,仰头将半壶茶一饮而尽,抹了把唇边的水渍,便娓娓道来。 原来有一书院旧案,隔世经年后终于就要了了。当年死了不少人,是以陛下隆恩,欲建“归鹤台”告慰此案亡魂。 谁曾想,楼台建成那日,这新起的台子——竟塌了。 当时主办的归鹤台一应事宜的,正是当今圣上第五子,晋王李晤。 大嗓门眼珠转了转,将屋里左右都瞧过一遭,这才压着声音道: “要我说,这事根本怪不得殿下。他在归鹤台下被人劈晕了,动手的好像叫……谢、谢攸?” 角落里那人刚掀开手炉盖子,想往里添些银骨炭。闻言,瘦长的手指一顿,炭钳“叮”地撞在手炉壁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在潮...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