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梅落无声
永和元年·暗流初涌 元德十三年秋,霜降未至,大晏王朝的天却骤然塌了一角。 晏京,皇城,太极殿 勤勉了半生的皇帝李宗元,未能等到他御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章批阅完毕,便猝然倒在了象征着天下权柄的龙案之前。他非开疆拓土的雄主,亦非昏聩亡国之君,在位十余载,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以其并不显赫却足够坚韧的臂膀,维系着帝国微妙的平衡。他的离去,无声却致命,如同抽掉了支撑宏伟殿宇最核心的那根梁柱,华丽的琉璃瓦下,裂痕瞬间蔓延,令人窒息的尘埃弥漫在帝都上空。 仓促间,二十七岁的太子李晟被迫接过这沉甸甸、亦是滚烫的山河。父皇未曾给他足够的时间去经营属于自己的势力,留下的只是一个表面光鲜、内里却已开始松动的庞大帝国。权臣的审视,边境不时传来的急报,以及潜藏在宫闱深处的暗影,一切都化作无形的重压,落在这位年轻天子的肩头。为涤荡旧日晦暗,宣告新时代的到来,他改元“永和”,渴望以此年号平息内外纷扰,开创一个长久和睦的太平盛世。然而,“永和”的愿景之下,是远比先帝时期更为汹涌的暗流。 派系林立,棋局已布 先帝在时,长公主李祯便已非安于享乐的皇室女流。她凭借其独特的身份与敏锐,抑或是贪婪的政治嗅觉,早在朝堂之中编织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权力网络。如今新帝初立,根基未稳,她的野心如同蛰伏已久的藤蔓,开始更肆无忌惮地蔓延。 朝堂之上,势力大致三分: ·皇权守旧派:此派多以李氏宗亲、与皇室绑定极深的勋贵及部分坚定维护嫡统的文臣为核心。他们信奉皇权至高无上,竭力辅佐新帝李晟与太子李弘,稳固李姓江山。他们是帝国传统的捍卫者,亦是新帝在风雨飘摇中最可依赖的基本盘。镇国将军傅廿辉,其立场亦隐约倾向于此。 ·中立务实派:此派则多为通过科举晋身的官员及部分看重实务的干吏。他们或许出身寒门,或许理念不同,但其共同点在于,所效忠的并非某一位具体的帝王,而是头顶的“天道”与脚下的“黎民”。丞相墨圭贤,虽性情古板倔强,时常语出伤人,但其心中秤杆,一端是墨家安危,另一端便是这天下百姓与王朝法统,在此新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