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夏,四川青川县城,烈日如火,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腐烂的稻谷味儿。 青川乃一偏僻山城,依山傍水,县民多以纺织染布为生。 街巷狭窄,青石板路被夏雨冲刷得滑腻,路边摊贩叫卖着粗布和染料,夹杂着孩童的哭闹与妇人的叹息。 明末乱世,崇祯帝的苛捐杂税如山压顶,饥荒隐现,田野间零星起义的传闻如野火燎原。 县令贪墨,官吏与地痞勾结,底层百姓如蝼蚁,女性更如浮萍——孤女往往沦为权势的玩物,卖身为奴,或被拖入暗巷,哭声淹没在夜色中。 陈家染布小作坊坐落于城东染坊街,门前一株老槐树遮荫,院内染缸林立,草木染料的酸涩味儿经年不散。 陈父陈泰,四十有五,原是县中手艺人,精通蓝靛红花的染法,家境小康。 陈母李氏,温柔贤淑,教女红与家事。 十八岁的陈瑶,乃他们独女,生得国色天香,清纯如山间溪水。 她身高不过一米六,柳叶眉细长,杏仁眼水灵灵的,总是带着一丝怯生生的柔光;樱桃小口薄薄的,吐气如兰,声音甜美柔软如莺啼,带几分川蜀软音。 乌黑长发常盘成髻,几缕散落肩头,衬得脖颈雪白如玉。 身材匀称,肌肤水润如凝脂,经夏日阳光一晒,更显莹莹生辉。 乳房饱满挺翘,藏在粗布青衫下,隐现玲珑曲线;纤腰盈盈一握,雪白玉腿修长笔直,裙摆下若隐若现。 私处乃光洁馒头穴,未经人事,却自带一股淡雅茉莉体香,经汗水一浸,便如花露般持久,引人遐思。 她性格胆小柔顺,内心善良纯真,父母在世时,喜静不喜闹,早起煮粥、染布,夜晚独坐灯下绣花,绣的帕子总带茉莉图案,象征她纯洁本性。 然天有不测风云。 那年夏中,一场虚构的“山岚瘟疫”——实乃饥荒引发的疫病,夹杂山风带来的毒雾——突袭青川。 陈泰夫妇染上恶疾,数日间高烧不退,咳血不止。 陈瑶守在床前,杏仁眼红肿,雪白脸庞苍白如纸。 她端药熬汤,小手颤抖,甜美声音哽咽:“爹,娘,瑶儿求你们喝药……咱们家染坊不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