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帝国:大宋300年的世运与人物

最爱君/著

2025-11-12

书籍简介

终宋一朝,外患不断,周旋于辽、西夏、金、蒙古的夹缝中,也许有人会忍不住问一句:这样一个武力不强的朝,为什么还能维持300年之久?在封建朝中,国祚仅次于两汉。本书即从这个问题出发,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从宋太祖黄袍加身,写到宋末帝崖山亡国,用34个人物,9个历史侧面,串起宋朝300年历史,追索两宋盛衰密码。寇准、范仲淹、苏轼、安石、种师道、岳飞、文天祥等,宋代俊杰辈出,士人风骨极盛。“文治”这把双刃剑,让宋朝走入军事困境,却也在动荡之时,宋朝的文化底蕴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全书以人物为线索,引出历史事件,结构清晰、文章耐读,适合普通读者熟悉宋朝人物,梳理宋史脉络。

首章试读

北宋篇 第一章 皇帝的失眠症 做了开国皇帝后,赵匡胤失眠了 1 陈桥兵变以后,宋太祖赵匡胤失眠了。 尽管兵变成功,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可他却经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经常大半夜睡不着,跑去敲大臣的门聊天,搞得有些重臣睡觉都不敢脱衣服,担心皇帝突然半夜来访。 这种失眠持续了一年多,越来越严重,于是有个侍卫向赵匡胤进献了一把能够隐藏在手杖里的宝剑,希望皇帝能睡得安稳一点。 可他还是睡不着。 于是,就在陈桥兵变的第二年,建隆二年(961)七月初九,这一天,赵匡胤叫来助他兵变的石守信等禁军大将一起喝酒。酒酣耳热之间,赵匡胤又开始吐槽他的失眠症很严重:“要不是你们,我也当不上这个皇帝,我每时每刻都念着你们的功劳,但当皇帝也很不容易,我没有一个晚上睡得好觉啊!” 作为曾经与赵匡胤结拜过的“义社十兄弟”之一,石守信等大将蒙了,问:“为什么?” 赵匡胤说:“这有什么难猜的,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所以我才睡不好啊!” 哎呀,石守信等人赶紧跪拜表忠心:“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 失眠的赵匡胤又说:“你们是很忠心,可万一哪天也有人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这可怎么办呢?” 闹了一年多,这些大老粗武将才搞明白,原来赵匡胤失眠是因为这事,于是赶紧磕头求皇帝大哥指条明路。趁着酒劲,赵匡胤似醉非醉地说:“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纷纷上书请求辞职。在陆续收回兵权以后,赵匡胤终于难得地睡了个好觉。 2 可他的失眠症并没有完全好。 这一天,赵匡胤又跟作为自己秘书出身的赵普聊天,他说:“我还是睡不着啊,因为卧榻以外,都是别人的地盘!” 尽管在陈桥兵变当年,赵匡胤就平定了忠于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反攻,但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走马灯似的换了13位皇...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