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指南

曹健锋/著

2025-11-12

书籍简介

心肌梗死、溺水、异物卡喉、食物中毒……危险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救护的关键是掌握急救常识。心肺复苏、受伤处理、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从心脏到外伤,从儿童急救到老年人急救,重症医学科(ICU)主治医师曹健锋,将10余年的一线救治知识汇集成书,详述救护知识,直观易学,手把手教你在各类场景下不同疾病的急救方法,助你成为家庭的“一线医生”。

首章试读

第一部分 保护好跳动的心脏 第一章 人体最强壮的肌肉—心脏 心脏——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且勤奋的器官。受精卵发育到第四周左右,心脏就开始了第一次跳动,这样的跳动伴随着人们直到生命尽头。 心跳被誉为最美的节奏,它的跳动会伴随我们一生。每天它会跳动约10万次,每分钟跳动60~100次。哪怕稍作停顿,都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力量源泉,它的收缩和舒张推动着血液的流动,完成循环的功能、物质的运输、内环境的稳定、体温的调节等生命体征。 心脏主要由两种细胞构成:一种是自律细胞,它构成了遍布整个心脏的电传导通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传导系统;另一种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它通过自身的收缩和舒张使心脏泵血,起到了动力的作用。 窦房结是天然的起搏器,它不受自主神经支配,也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无法控制它。心跳的时候,窦房结会按照一定的节律发出信号(兴奋),信号通过心房肌传播到整个右心房和左心房,沿心房肌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会迅速传到房室结,再经过左右束支传导浦肯野纤维网,引起心室肌兴奋,进而通过心室肌传导扩布,完成整个心室的兴奋收缩。 简单来说,心跳的整个过程就是窦房结发出了跳动的信号,即电信号,这个信号通过心脏里的“电路”传遍整个心脏,接收到信号的心脏肌肉开始收缩、舒张,最终完成一次心跳。 所以,窦性心律就是在心电图上正常的心律表现,是来源于窦房结的意思。整个心脏传导活动简称心脏的电活动,做心电图显示的正是信号传导的过程。 随着信号(兴奋)的传导,接收到信号的心肌细胞开始收缩,所以心脏并不是整体一起收缩,而是按照心房收缩、舒张,心室收缩、舒张的顺序在收缩和舒张中不断更替。这样的更替被称为心脏的机械活动。 心脏的跳动,也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实际上是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一些问题导致出现心跳骤停后循环停止,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把心脏恢复到正常的跳动,并依靠外力完成...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