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用论

熊十力/著

2025-11-12

书籍简介

《体用论》这部著作共计九万字,分为明变、佛法上、佛法下、成物四大章节,其中明心章仅列目录而未有具体文字阐述。全书紧密围绕“实体”与“本体”的范畴进行深入探讨,系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体用不二”思想精髓。通过本书,读者能够全面领略作者对于体用关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洞见。

首章试读

赘语 此书之作,专以解决宇宙论中之体用问题。宇宙实体,简称体。实体变动遂成宇宙万象,是为实体之功用,简称用。此中宇宙万象一词,为物质和精神种种现象之通称。体用之义,创发于《变经》。参看《原儒·原内圣》篇。《易经》古称《变经》,以其阐明变化之道故。晚周群儒及诸子,无不继承《大易》,深究体用。《易经》亦称《大易》。大概儒家未甚离孔子本旨。亦未能不离也,此不及详。诸子百家著作当甚宏富,其于体用问题有无专论,今无从考。司马谈言“六艺经传以千万数”。据此而推,诸子皆大学派,其书决不少,而皆亡灭。王船山痛恨秦人毁学。惟道家有老庄残篇可寻。老庄言道,道,即实体之名。犹未有真见。略举其谬。老言混成,归本虚无。其大谬一也。参看《原儒·原内圣》篇。老庄皆以为,道是超越乎万物之上。万物一词,包含天地与人在内。《天下篇》称老与关尹皆主之以太一。太一者,绝对义,即指道而称之也。老虽反对天帝,而以道为绝对、为万物之主,则近于变相的天帝。庄子曰:“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耳。”“若有”二字虽故作疑词,而其实意与老氏不殊。倘真知体用不二,则道即是万物之自身,何至有太一、真宰在万物之上乎?此其大谬二也。明乎体用不二,则一粒沙子的自身便是大道昭著。沙子乃至大无外,而况人乎?庄子叹人之小,良不悟此。道家偏向虚静中去领会道。此与《大易》从刚健与变动的功用上指点、令人于此悟实体者,便极端相反。故老氏以柔弱为用,虽忿嫉统治阶层而不敢为天下先,不肯革命。此其大谬三也道家之宇宙论,于体用确未彻了。庄子散见之精微语殊不少,而其持论之大体确未妥。庄子才大,于道犹不无少许隔在。 晚周诸子略可考者,惟道家。墨子书虽大半亡失,而由《天志》之论窥之,可知其于宇宙论不相干也。惟惠子书全亡,可惜耳。 有问余者曰:“公之书,以体用不二立宗。然只说实体变动而成功用,却未说明实体是何等性质。”余答之曰:实体变动而成功用,只有就功用上领会实体的性质。汝今应知,功用有精神质力等性质,此即是实体的性质。何以故?实体是功用的自身故。譬如众沤有湿润与流动等性质,此即是大海水的性质,以大海...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