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回忆录

吴玉章/著

2025-11-12

书籍简介

《吴玉章回忆录》是吴玉章先生晚年亲笔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这本书以其真实、细腻、感人的笔触,详细记录了吴玉章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展现了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在回忆录中,吴玉章先生从自己的童年生活写起,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经历,包括家庭贫困、失学痛苦以及在封建势力压迫下的挣扎与反抗。这些经历不仅塑造了吴玉章先生坚韧不拔、勇于斗争的性格,也激发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书中重点讲述了吴玉章先生参加辛亥革命的亲身经历,以及他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斗争历程。他以一个革命者的视角,详细记录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过程和细节,揭示了革命斗争的艰辛和复杂。同时,他还对许多革命战友和英雄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评价,展现了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事迹。除了革命经历外,《吴玉章回忆录》还记录了吴玉章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积极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致力于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在书中,他以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思考,展现了新中国建设的艰辛和成就。

首章试读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回忆 一甲午战败,震动人心 自从世界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以后,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即逐渐解体而沦为半殖民地。中国再也不能闭关自守了。对于这种情况,我家乡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洋人打掉了我们五个梅花粧(大概是指五口通商吧),就闯进中国来了。就连中国封建主义的卫道者、屠杀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如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之流,也感到中国必须有所改变,才能适应世界局势。当胡林翼亲眼看到了外国兵船在大江中来去如飞的时候,他在惊羡之余,也不能不喟然兴叹,说中国的武器太不行了,应该学习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便出现了李鸿章等封建官僚所办的“洋务”。这种“洋务”开办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比日本维新还稍早一点。但是它与日本维新不同。日本经过维新运动便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并不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只不过是想借西方的武器来保护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已。正因为这样,日本已渐趋富强而中国却依然落后,日本才敢于在1894(甲午)年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虽然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很坚决,士兵作战也很英勇,但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投降派的从中破坏,结果中国还是失败得极其悲惨。清朝政府被迫派头号卖国外交家李鸿章到日本去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不但友好的邻邦——朝鲜被牺牲了,而且中国自己的领土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也被宰割而去,甚至还要割让东北的辽东半岛;不但开放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而且还允许日本人得在中国所有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至于赔款之重——库平银二万万两,也极为惊人。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了,李鸿章的卖国贼面目彻底暴露了。广大人民都反对投降派,反对李鸿章,欲食其肉而后快。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