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读书笔记

华杉/著

2025-11-13

书籍简介

跟着华杉读经典,本本通透又简单!读书学习,是人人都赞同的事,很多人也投身其中。但是学习需要“学习学”,读书也需要方法论。本书收录了华杉13年来的读书笔记,从515本书中选取了319本精华,编录成册,内容涵盖军政谋略、历史传记、哲学思想、企业管理、经济原理、社会科学、文学小说等13个领域,涉及书目贯通古今中外。不论你想学习有效的阅读方法,还是想了解大师笔下的经典著作,本书都能为你提供一个合适的入口。世间之乐,读书最乐!独乐乐不如同乐乐,翻开本书,跟着华杉读经典,古今中外全看遍!

首章试读

序 我的读书方法论 我每天早上六点前起床,然后看书写笔记,一直没有断过。所以我来跟大家聊聊“我如何读书”这个话题,也就是“我的读书方法论”。大家都愿意读书学习,但是怎样读、怎样学呢?有人说“百战归来再读书”,我想就这些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读书学习,再把它用在工作里,再从工作里继续学习的。 1.读书学习,也可能是一种玩物丧志。 读书学习,是人人都赞同的事,很多人也投身其中。但是,学习需要有一个“学习学”,读书也要有方法论。如果不先掌握“学习学”,或者读书没有方法论,那读书学习,不仅收获不到效果,而且还会成为一种玩物丧志。我写这篇文章,分享我的读书方法,也是因为见了太多的玩物丧志式的学习和读书,所以有了一种责任感,要把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 什么叫玩物丧志式的读书呢?这有一个典故,宋代大儒谢良佐,向理学大师“二程”之一的明道先生程颢拜师。程颢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谢良佐说:“《史书》。”程颢顺手拿出一本书,抽取其中一段,谢良佐诵读如流,把程颢提到的一大段整个背诵了下来,一字不差。程颢再抽出一本书,从中翻开一页,谢良佐仍然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之后,他恭敬地站立着,本以为自己的博闻强识能得到程颢的称许,不料程颢冷冷地说了四个字:“玩物丧志!”谢良佐登时面红耳赤,汗如雨下。 为什么呢?读书追求背诵,还要求“倒背如流”,那是为了表演,不是为了真正地去知行合一。 王阳明也说过这个问题,他说:“哪个要你背得?是要你晓得。你若背得,未必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背得。” 读书不是为了徒事讲说,而是学以润身,学到自己身上去。如果只是为了去给人表演背诵或讲说而读书,荀子称之为“口耳之学”,在《劝学》里,他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耳朵听进来,嘴巴马上说出去显摆,口耳之间只有四寸长,并没有学到身上去。 孔子也有一句话批评这种情况:“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不是小道消息的意思,而是说,你在路上听来一...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