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极品人、极品事

吴策力/著

2025-11-16

书籍简介

《晚清的极品人、极品事》是著名论员吴策力通过整合晚清至民国百年间繁多、细腻的,加以独具个人风格解读的历史普及读物。这些的人、事,会让你忍俊不禁——那些搞人体的革命者,影响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改革的风尘女子,貌似正人君子但实际上是两面三的帝师,近代出国留学的代表人物反而热衷“土文凭”等等,都会在你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划痕。

首章试读

自序 1743年,英国人乔治·安森(Gee Anson)驾驶“百夫长”号进入广州附近海域。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将这一事件视为清朝最终倾覆的远因。以此作为开篇,注定引来争议:法律上不能追索无穷尽的远因,否则会导致任何判断都显得合乎情理。但这一次不同,安森一眼就看穿了这个东方国度的底牌。两百多年后,“安森法则”仍然深刻影响着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 这是一本写作于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恰逢其时的晚清历史读物。 书里没有曾国藩、洪秀全、林则徐、左宗棠和冯子材,也没有赛金花与瓦德西。这并非限于篇幅。一本书不能穷尽所有的话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本书绝非重复最简单的历史,而是专注于有争议、被忽略的,因此也变得有趣的细节。历史像电影,若不考究细节而专注于重复,相当于毫无意义之“翻拍”。细节越深入,越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在自己的脑海中重新“构建”历史,这是历史读物最为高级的作用。假设历史真的具有对后世的指导意义,个体经过广泛阅读后的深刻认知,较他人“贴标签”的灌输而言,对社会发展更为有利。 “拿破仑在滑铁卢输得精光,有无数的理由。但很少有人知道,因为痔疮发作,这位伟大的军事家就不能骑马去察看战况了。”美国作家理查德·扎克斯(Richard Zacks,著有《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这样写道。扎克斯是本书作者要感谢的第一位作家。他从不负责讲述空洞的历史。所谓空洞,就是只告诉你“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而不说一位德国士兵在这座城市的瓦砾中接到了家信,愤怒地咒骂老婆又和别人私奔了。只告诉你历史是有逻辑的,但从不说所谓历史其实就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细节。我个人很喜欢“一头公牛冲进了瓷器店”这个语句,公牛先生就像是历史的创造者,他怎么转身,碰倒哪些东西,造成什么伤害,什么残留,在其进店之前都无法预料。这件事最终提供的清单并不有趣,有趣的是那些灿烂的动作。至于瓷器,我没有说是a。 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和亨特·汤普森(Huhompson)是其次要致敬的作者。准确地说,他们是记者兼作家,不甘“客...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