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非华语幼儿有效学习中文

谢锡金/著

2025-11-24

书籍简介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经济、政治地位的上升和我国政府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推进,伴随着孔子学院的数量的增加,以及常驻国外人员子女的增多,国外非华语儿童学习汉语(中文)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我国汉语教学界编写并出版了相关教材,对外对非华语儿童学习汉语的特点、规律、教学方法等研究较少,认识上也存在不足。本书即以香港非华语幼儿学习中文为研究范本,将研究中心和重点放在研究非华语儿童学习中文的特点、规律、方法,其中根据作者多年来研究的综合高效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开发的实验教材的案例,为从事非华语儿童汉语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首章试读

总序 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大学语文教育研究团队的工作,渊源颇深。数十年来,双方共同进行了多个课题的研究,互派教师访问交流、讲座教学,联合培养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等,以多种方式保持了密切而深入的合作。现在,我们共同主编本套丛书,是双方合作又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新的尝试。 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话题都曾引发激烈的辩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作为合格公民和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当然也是众多教师和家长的希望。作为语文教育学科的研究者,我们致力于探寻其内部的结构和元素,希望以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研究方法,发现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并寻找提升教与学效果的途径和策略。 本套丛书主题覆盖了语文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有对语文课程、教材的理论探讨,有对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介绍和阐述,有对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学习评估等实践经验的详细展示,涉及识字、阅读、写作等多个语文能力范畴。值得说明的是,这些著作除了这些年研究成果之外,还包括了我们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经过修改后,这部分成果虽然还留有学位论文的明显痕迹,但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的大胆探索、尝试,以及在文献整理和研究思路等方面都有很多参考价值。 希望本套丛书能够增进香港与内地语文教育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搭建彼此相互交流,甚至相互融合的桥梁。 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语文教育界同仁批评指正。 丛书主编:郑国民 谢锡金...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