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寂寞

banner"

>

阅读指导

这首诗写于1937年,收录于《灾难的岁月》中。

很多诗人都以“寂寞”

为题写过诗,但是戴望舒的这首诗写得委婉清丽,将诗人对于寂寞的主观感受具体化,将自身的寂寞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放在一起进行思考,更显得寂寞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诗人的生活。

诗的开头就化用了“离离原上草”

,营造出荒草萋萋、一幅肃杀的景象。

园中野草渐离离,

托根于我旧时的脚印,

给他们披青春的彩衣,

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

诗人将“寂寞”

具体化,它们不仅“永存”

,而且“寄魂”

在野草上,面对和自己长得一样高的“寂寞”

,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日子过去,寂寞永存,

寄魂于离离的野草,

像那些可怜的灵魂,

长得如我一般高。

我今不复到园中去,

寂寞已如我一般高:

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诗歌鉴赏

寂寞已经在诗人思考月缺月圆、时间流逝中无处不相随,它的根源就在于诗人自身的感情,这些感情无处寄放、不可排遣。

这首诗写了虚无缥缈的寂寞,这种寂寞是无形的,但又是触手可及的。

诗人首先写了园子里的野草,这些野草在荒芜的园子中覆盖了诗人旧时的脚印。

可是这些野草并不是单单的野草,它们有“寂寞”

寄魂于其上。

满园的、“和我一样高的”

野草也就是满园的寂寞。

这些寂寞覆盖了诗人,掩去了他的脚印,“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

这些具化寂寞的写法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寂寞。

但是诗人如何排遣自己的寂寞呢?“夜坐听风,昼眠听雨”

不过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才是诗人寂寞的根源和实质,他在思索人类和宇宙,时间消失与永恒的关系。

这首诗使用了很多信手拈来的古诗词意象,如“园中野草离离”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都能在古诗中找到对应的诗句,可见诗人的文学积淀之深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开启高效人生(套装全3册)劳伦斯经典着作精选(全4册)旗袍时尚情画有英气:兵器传说图典紫禁城的秘密系列(全2册)我与狗狗的幸福约定高中生必读经典(套装全7册)沐浴之歌:从今天起,做个快乐的人伟人风采 大家文章系列(全2册)高评推理悬疑小说套装(共3册)弗洛伊德文集(全十二册)李问渠经典教育文学系列(全二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盛唐第一反贼有仙气:三界诸仙图典晚清皇族密室套装(全2册)怪力乱神系列套装(全2册)改变别人真的是好事吗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全五册)写给大家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