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生可畏:孔子对年轻人的期许

banner"

>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后生可畏”

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感慨,比如见到一个很优秀的90后,人们会说后生可畏,形容这个年轻人真是厉害。

畏的是什么呢?畏的是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说,你怎么知道后面的年轻人不如我们现在的人呢?孔子以一种开放的、充满期许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

这从好古的孔子口中说出来,相当不容易。

孔子说“信而好古”

“吾从周”

,这说明他很推崇传统的文化和礼仪,他也认为自己继承了周朝的文化。

但同时,孔子非常理智地告诉大家,“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年轻人一批一批地成长起来,未必就不如我。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出名,这样的人也就不足以畏了。

这句话会给当下的中年人带来极大的焦虑,有人一读到这里,就想:“完了,我都四十二岁了,还没什么名气,我的人生怎么办?”

我们要根据时代背景去理解孔子的话。

孔子那个时代的四五十岁和现在的四五十岁所处的人生阶段完全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

在孔子的时代,四五十岁可能已经日薄西山了,但我们现在的四五十岁正当壮年,大有可为。

比如屠呦呦女士,她之前也是“无闻焉”

,大家都不知道她,但她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她现在还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得出一个又一个科学成果。

不要把孔子这句“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太当真,不要到了中年就开始焦虑。

慢慢来,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下,一天进步一点点,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都未可知。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的解释不够完美,因为这不像我所理解的孔子。

孔子怎么会说这么教条的一句话呢?但是我暂时也没有更好的解释。

我能够想到的情况就是,当时的四五十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七八十岁,所以孔子说,如果到这个岁数还不做出成就来,就麻烦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重新生长花间集破圈元素的故事奇妙博物馆樊登讲论语:先进(精装版)82年生的金智英(再版)破局:中国服务经济15年崛起与突破之路直男穿成贵院的Beta炮灰后白马春风恰少年:唐宋诗人的快意人生草上的微光小学六年影响孩子的一生终极进化:从特种兵开始沈石溪挚爱动物小说系列:1.残狼灰满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不可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名师张雪峰手把手教你填报高考志愿(修订版)武则天当你又忙又累,必须人间清醒漱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