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可与共学”

“可与适道”

“可与立”

“可与权”

banner"

>

求学的四步进阶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是分了这四个台阶的。

首先,“可与共学”

,这是入门。

一个人报了名,开始进门学习了,这叫作“共学”

其次,“未可与适道”

,虽然大家在一块儿学习,但未必都是来求道的。

很多人是为了交朋友而进入学堂,还有的人是为了以后能够混口饭吃而来学本领。

立志求道的人是少数。

再次,“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一些人的确是奔着求道而来的,但是“未可与立”

,他未必能够守住道。

从想学到追求学道,再到学成守道,是不是就够了呢?

当然不够。

所以最后,“可与立,未可与权”

,如果能够坚守求道,还要懂得权变。

权变才是我们求学的最后一步。

通权达变是儒家所追求的境界。

王阳明就可以被评价为通权达变。

王阳明在跟宁王打仗的时候,伪造公文文书,上面全是假话,宁王被骗得一愣一愣的。

王阳明如果是一个腐儒,就会坚持君子不能说谎的原则。

但王阳明知道现在是在打仗,我们是正义的一方,何必跟造反的宁王讲什么温良恭俭让呢?兵不厌诈,这就是通权达变。

孔子对于自己的人生概括,是七十岁以后“从心所欲,不逾矩”

通权达变一定是有一个限度的,我们要追求的是,通权达变而不逾矩。

如果别人给贿赂也收,随意地弄虚作假,那不是通达权变,而是失去底线。

通权达变的关键,是掌握尺度,所以这是很高的境界,是有修为的人才能够做到的。

在这句话中,孔子讲了求学的四步进阶:第一阶是“可与共学”

;第二阶是“可与适道”

,也就是追求道;第三阶是“可与立”

,即守道;第四阶是“可与权”

,即权变。

教条相对容易,而自在很难。

如果有心的话,你可以对比一下朱熹和王阳明作品的风格。

朱熹写的东西,基本上是“可与立”

,他能够守住道,他也是圣人;但是王阳明写的东西,明显要活泼得多,应用性更强。

王阳明能够在事功方面做出很好的成就,是通权达变的结果。

希望我们能够先立一个志向,从“共学”

开始走入“适道”

,逐渐地走到“立”

,最后才能通权达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武则天草上的微光82年生的金智英(再版)破局:中国服务经济15年崛起与突破之路樊登讲论语:先进(精装版)沈石溪挚爱动物小说系列:1.残狼灰满小学六年影响孩子的一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名师张雪峰手把手教你填报高考志愿(修订版)元素的故事当你又忙又累,必须人间清醒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破圈不可以奇妙博物馆直男穿成贵院的Beta炮灰后重新生长终极进化:从特种兵开始花间集漱玉词白马春风恰少年:唐宋诗人的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