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万岁怎么读

张恨水/著

2025-11-12

书籍简介

《虎贲万岁》展现了1943年秋日军进逼常德时,代号“虎贲”的国民党74军57师8000勇士“以一敌八”,与日寇展开殊死巷战,坚守16昼夜的壮丽画卷。全师官兵,不畏生死,共御外侮,涌现无数英雄。此战悲壮惨烈,日军亦感“凄绝”,视为中国军队激烈抵抗的又一里程碑。张恨水先生以真实史料和战争亲历者口述为基础,激情创作这部致敬57师阵亡将士的作品,书中人物、事件均与历史真实无缝对接。

首章试读

第1章 大雷雨的前夜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有十万人会永远记得这个日子。这十万人是武陵县的市民,“武陵”这个名词,差不多念过两页线装书的人,对它不会怎样陌生,陶渊明那篇《桃花源记》,老早就介绍过了。虽然那时的武陵郡治,不是现在的县址,但这个武陵郡变成武陵县,历史上是这样一贯下来的,读者也许为了这缘故,高兴翻一翻手边的地图,武陵县在哪里?然而华南各省找不到,华中华北各省也找不到,甚至边省地图里更找不到,莫非编地图的先生把它遗漏了?不是!它这名字有三十多年不用了,它现在承袭了它哥哥的名字,叫常德。它父亲呢?是湖南。原来常德府武陵县,民国纪元前是同城而治的,民国废府,把武陵这个名字收起来,用了常德。这里为什么称常德市民为武陵市民呢?这是我私人的敬仰,愿意恭称他们这一个古号,因为自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以后,他们那座城池的表现,大可以认为是武德的山陵。老虎在武陵上叫啸,字面上也透着威风,你说句武陵虎啸,在方块字的特殊作用平仄方面会念得响亮而上口些。不然,改叫常德虎啸,你不觉得有点儿口上差劲吗?可是“虎啸”两字,又作何解,那你别忙,这个故事会告诉你的,这十万市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也就是为了虎啸。那么,这老虎是特别大了,这啸声可以让十万人听到。不,全中国人可以听到,全世界人也可以听到。但他不是一只老虎,是八千五百二十九只老虎。你听了会惊讶地说:这样多老虎?好大一个场面,那我还得笑着告诉你,他不真是老虎,是人,所以我用一个“他”字。他不是平常的人,是国军七十四军五十七师的全体官兵。你也许是个现代第一流的考据家,必然又得问一声,人就是人,五十七师就是五十七师,为什么称他们作老虎?我说:那是人家的另一种番号,五十七师的代字另称“虎贲”。我怕你打破沙锅问到底,干脆我再告诉你,书经牧誓上,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贲”字和“奔” 字同音同义,就是说那武士像老虎奔入羊群一般,所向无敌。说得够明白的了,读者里面纵有考据家,大概可以不问了。然而我一想,慢来!这个“啸”字没有交代。不过,这个“啸”字可不是饿汉吃馒头,整个一口就可吞下,却得...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