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
banner"
>
六曰:凡农之道,厚之为宝。
斩木不时,不折必穗;稼就而不获,必遇天菑。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据之容手。
此之谓耕道。
是以得时之禾,长秱长穗,大本而茎杀,疏穖而穗大,其粟圆而薄糠,其米多沃而食之强。
如此者不风。
先时者,茎叶带芒以短衡,穗钜而芳夺,秮米而不香。
后时者,茎叶带芒而末衡,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
得时之黍,芒茎而徼下,穗芒以长,抟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不噮而香。
如此者不饴。
先时者,大本而华,茎杀而不遂,叶藁短穗。
后时者。
小茎而麻长。
短穗而厚糠,小米钳而不香。
得时之稻,大本而茎葆,长秱疏穖。
穗如马尾,大粒无芒,抟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香。
如此者不益。
先时者,本大而茎叶格对,短秱短穗,多秕厚糠,薄米多芒。
后时者,纤茎而不滋,厚糠多秕,辟米,不得恃定熟,卬天而死。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小本而茎坚,厚枲以均,后熟多荣,日夜分复生。
如此者不蝗。
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多枝数节,竞叶蕃实,大菽则圆,小菽则抟以芳,称之重,食之息以香,如此者不虫。
先时者,必长以蔓,浮叶疏节,小荚不实。
后时者,短茎疏节,本虚不实。
得时之麦,秱长而颈黑,二七以为行,而服薄而赤色,称之重,食之致香以息,使人肌泽且有力。
如此者不蚼蛆。
先时者,暑雨未至,胕动蚼蛆而多疾,其次羊以节。
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薄色而美芒。
是故得时之穗兴,失时之稼约。
茎相若,称之,得时者重,粟之多。
量粟相若而舂之,得时者多米。
量米相若而食之,得时者忍饥。
是故得时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耳目聪明,心意睿智,四卫变强,气不入,身无苛殃。
黄帝曰:“四时之不正也,正五谷而已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