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水滴不包含哪一种树类

(俄)普里什文/著

2025-11-13

书籍简介

我以为微风过处,一片老树叶抖动了一下。原来是一只蝴蝶飞出来了。我以为是自己眼冒金星,原来是一朵花盛开了。《林中水滴》中,普里什文用一支生花的妙笔,将普普通通的词汇灵活地搭配起来进行描写,一切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感性。

首章试读

第1章 树的生活 (1) 发现之源 广阔的森林是一座发现的源泉,在这里,我觅到一个又一个新发现,层出不穷。我很快意,在漫长而又艰辛的探索之旅中,我又开辟了一条新路。 怨恨之心 心无旁骛,潜下心,深呼吸,放松身体,待心情平静后,你便会觉得心旷神怡。不过,当你逐渐从小我的内心世界挣脱出来,将自己的生命和森林里的树木融为一体时,你竟会情不自禁地对这里的主人——树木产生怨恨,甚至心痒难耐,恨不得去扰乱这里的一切秩序。 可是,当理性慢慢地回归,愤怒渐渐消退之后,你会猛然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天成的,并不依靠任何人。这里依靠的只是风力、水力、土地,还有阳光,这会让你的心情更加的糟糕,更想去干预和大自然有关的事情,想要把森林的生活引领到人类的生活模式中。 不!不要那样想!在森林中,无论你朝哪个方向看,万物都不是按照人类的规则存在的。可是,它们又明显遵循着一种规律—— 一种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存在的规则。 很明显,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人类的规则以外,其他的规则也是同时存在的。真想拿这两类规则做一下比较,看一看它们之间的殊同。 也许,我们人类的规则和“它们”之间的规则,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是适者生存,而我们是利益为先——当然,我们还有一颗仁慈的心…… 农田的产生 夜晚,静静地看着自己从母亲的体内逐渐生长,母亲如土地,我就是那株树木。什么是个体、什么是个性?这样的争论依然在继续: 1)树木应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而存在。 2)先了解人的本质,然后在树和人之间找到一个相持点,森林和人类就像处于战争相持阶段的双方,互有攻退。农田就是这场战争的产物。 也许,我们研究的焦点应以森林为背景,并从中找到一些人类自身所特有的东西,比如:作为人类个体和单体生物之间的比较,森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要成为公园呢? 树木的哭泣 在研究森林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了新疑问:当森林过...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