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25日,星期一,早,京城,铜锣鼓巷四合院中后院侧面,东小跨院的厢房內。 林哲从睡梦中惊醒,一身冷汗。 林哲出生在上海,父亲林清和原是南京附近某山中道观的道士,南京保卫战时,道观被毁,清和的师父把道观传承数百年的一个小木箱,里面有几本谁都看的懂,但是谁都练不会的道经,让清和带著一起下山。 清和靠著在山上学的治疗跌打损伤,相面算卦,金刚不倒之类的秘方,隨著大流走了一年最终停在了上海,主要客户上海滩的半掩门、舞小姐、拆白党、小开、青皮混混等。 在上海遇到了林哲的母亲,是百乐门的舞女,在林哲两岁多的时候去世了。 林哲母亲去世后,林清和带著林哲到津港,没有再靠以往的手艺谋生,依靠以前的木匠手艺重新学习做了钳工。 在津港被围困前,林清和又带著小林哲到了京城,趁著战乱的时候,买下了现在的东跨院,与后院通过月牙门相连。 解放后,在娄家的轧钢厂找了一份钳工的活。在56年公私合营时,定级为六级工。 很小的时候,清和就把道观里流传的吐纳术和八段锦教给林哲,也没有希望他能练出什么样子来,毕竟清和自己也什么也没有练成。 正如清和所料,林哲也是什么也没有练出来,但从小身体健康,耳听目明,心灵手巧,可能也和持续的练习有关係,。 到了现在,每日的吐纳术和八段锦已经成为了林哲的习惯,这种坚持的习惯可能是林清和林哲父子做工作更好的原因。 因为林哲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中等,56年初中毕业考试,勉强够上了高中,距离中专还差的很远。 当时正是公私合营的时候,林清和心中不安,拿出许久不用的“六爻”铜钱,占卜了一卦,是坤卦中的“初六,履霜,坚冰至”。 林清和想了一夜,最后决定不再让林哲继续读书,先让他自己在家学了一段时间木匠手艺,后来找了个机会把他弄到轧钢厂做了临时工,带在身边学习钳工。 就在上个月,林清和心中一动,暗知大限將至,於是带著林哲拜访了这几年结交的人脉。 先拜託了同车间的五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