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联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1]

banner"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面学习苏联”

的口号下,苏联文论(主要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文论)成为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主要参照系。

当然,它给我们带来过积极的影响,那就是使当代中国文论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但毋庸讳言,我们也接受了它的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

在苏联,在它还没有解体之前,七八十年代的文论早已超越了50年代的文论。

然而,在我国,情况显得很特别,就文艺理论教学来说,由于多还采用60年代编写的教材,或受60年代旧教材影响的“新”

教材,导致我国的文艺理论教学仍然笼罩在苏联50年代文论的阴影中。

就文艺理论研究领域而言,一有风吹草动,这种带着“左”

的烙印的理论,就钻出来吓唬人、折腾人。

理性地反思苏联50年代文论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影响,仍然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本文只提出一些极为粗浅的看法,供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同志参考。

[1]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6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乡村财神影像中的生死课NBA:融合库里小卡,防哭乔丹张萌分享青年领导力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影视艺术鉴赏通论(第2版)影视概论教程(第2版)暗夜解雨者职业心理与测评隐秘激情:唱出来的爱恨情仇与名人一起读书音乐会见:聆听古典艺术学原理(第2版)造化钟神秀——景观美斋夫自由谈银皮书:2013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影视剧本创作教程(第4版)招招致胜:强大心理赢得高考音乐无疆:另一部欧洲思想史元代文献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