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民众学校课程标准问题

banner"

>

民众学校“清末始稍萌芽,民国以后,逐渐推进,及国民政府成立,乃日益发达”

[56]。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识字运动,民众学校成为民众教育实施文字教育最通行的一种,“在许多乡村或县里,民众学校为实施教育唯一的机关”

[57]。

“但民众学校为民众教育之重要设施,连年以来,已由六千余校增至三万一千余校,每年可容纳学生二百万人,已毕业者有五百万人,关系重要,可以概见。

然课程标准之是否妥善,影响于教科用书之编辑,教科用书之良否,影响于学生之学业甚巨,关系密切,自应特别重视。”

[58]但教育部1929年颁布《民众学校办法大纲》,仅规定民众学校学科初级班为国语(包括公民及常识等)、算术(珠算或笔算)、乐歌、体育等,高级班加授职业科目。

但选择哪些内容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以怎样的标准去编制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材来讲授这些课程,却没有一致标准可以依据,“因此一般民校教师,除书坊可以购买的千字课本作为唯一的标准教材以外,其他功课就随意教教罢了,甚至有课不教,教而无材,结果当然不堪闻问了”

[59]。

课标问题成为限制民众学校教学效果的一大桎梏。

有鉴于此,教育界纷纷寻找对策,社教社的努力最为引人瞩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乡村财神职业心理与测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经验、困局与出路招招致胜:强大心理赢得高考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影视艺术鉴赏通论(第2版)影视剧本创作教程(第4版)隐秘激情:唱出来的爱恨情仇影视概论教程(第2版)银皮书:2013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NBA:融合库里小卡,防哭乔丹与名人一起读书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影像中的生死课斋夫自由谈元代文献探研造化钟神秀——景观美张萌分享青年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