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州边境,连梦山。 这片山脉纵横百余里,地势险峻,道路崎岖折转。过分茂密的植被交错生长,隐天蔽日,其间郁闭森然,教人见之胆寒。 “沿着这条路往前走,约莫一刻钟,就能抵达佹神庙了。”向导道。 青琅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是一条蜿蜒向上的小径,被杂草掩映着,一眼看不见尽头。路口处有个不显眼的立牌,上面刻着「一步三叩,勿听勿言」。 向导一路解说得兴起,顺脚踢了踢那立牌,感叹道:“以前传下来的规矩,真是磋磨人。如今连年天灾,也不见神明显灵,别说拜神,我连祖宗都不拜了!” 话音未落,他猛地想起什么,脸上掠过一丝尴尬,回过头来搓着手讪笑道:“我糊涂了!清明将至,姑娘不忘祖辈承恩,不远千里赶回来修缮此庙,诚心日月可鉴!我一介粗莽猎户,尽说些瞎话,您可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 青琅道:“尽孝而已。” 向导连连感叹一番她的孝心,抬头望天,转移话题:“姑娘,就要下雨,我们可得走快些。这路年久失修,还请留心脚下。” 山风穿林,如泣如诉。荒阶残破,俱是风霜痕迹。走出十几步,青琅的目光被石阶表面几处尚未完全剥落的刻字吸引:「……涕泣感神……黄金……封……筑庙以……报」。 与《平州怀城张县县志》的描述相符。 据记载,几十年前,连梦山附近的张家村封闭落后,靠采集与捕猎为生。其中有位老者孤苦贫穷,晚年病重将死之时回望一生,悲痛不已,痛哭流涕。他的哭声感动了佹神,于是佹神赐予他健康与财富,而他知恩图报,亲手砌起砖瓦,建庙报答。可惜寒来暑往,老者死后,他的亲人早不知去往何处,佹神庙也沦为荒山废庙。 若非这无主庙宇,青琅进山没那么容易。 这一带的商路是长梧山庄所建,有巡逻卫队看守,往来出入皆需登记在册。所幸清明将近,依照习俗,四野乡民多进山祭扫,而青琅假扮张老后人,借进山修庙之名,顺利混入祭祖的人群里,并未受到太多排查。 她正思忖,前方的向导忽然停住脚步,身子抖如筛糠。 “你有没有看见不对劲的东西?”向导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