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石韫玉蹲在灶台前,通红的火光映着蜡黄的脸颊,后背和脖颈上汗津津的,身上的靛蓝比甲沾着黑灰。 灶台上的厨子厨娘忙得热火朝天,她顾不得擦汗,按着要求添柴。 枯枝发出噼啪的燃烧声,火舌顺柴缝窜出来,映亮她又圆又亮的眼睛。 张厨娘看她热得满头是汗,还一丝不苟做事,难免有些心疼。 毕竟算是她看大的孩子。 “翠丫头,将这笼金玉酥送到花厅去,仔细脚下,莫冲撞了贵人。” 石韫玉知道这是张厨娘想让她出去透气凉快凉快。 她笑着应了声,起身理了理衣襟,净手后拿起红漆食盒,稳步往外走去。 今日府中设宴,为刚回府的大公子顾澜亭接风洗尘。 听管事妈妈说,大公子是奉皇命往扬州查一桩命案,顺路回杭城小住。接风宴摆得隆重,连清河坊天香楼的大厨都请了来。 顾澜亭这名字石韫玉早听惯了,自八年前穿越,被原身父母卖来这知府府邸做烧火丫头,她就隔三差五听到下人们凑在一起讨论他,说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年少成名,十七状元及第,年方二十三就官至三品按察使,容貌也一等一的好。 她也曾远远看过几次。 绯袍玉带,风流蕴藉,生着一双多情桃花目。 按古代来说,顾澜亭出身官宦,仕途坦荡,早些年就该成婚,可他至今都未娶妻纳妾。外头都夸他洁身自好,不少人家盯着,想和顾家说这门亲事。 她觉得这人大抵是那种权欲特别重的,只会挑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妻子。 前院花厅灯火通明,四处悬着绢丝灯笼,照得满院西府海棠粉艳夺目。 几个穿缎面比甲的丫鬟提食盒碎步走过,石韫玉侧身垂头,等她们走过,才提着食盒穿过抄手游廊。 她不敢耽搁,绕到西角门将食盒递给上菜丫鬟。 转身时几个穿青布直身的小厮正巧过来,说说笑笑不看路,她躲闪不及撞到其中一个的肩膀,对方手中酒壶一晃,洒出几滴酒液。 “这可是百金一两的梨花白,你长没长眼!” 小厮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