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基础篇

谢亦森/著

2025-11-25

书籍简介

这是一位资深老秘书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文写作指导书。本套书为修订再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重大升级,不仅重组了全套书的写作结构,使其逻辑更严密,还增加、删改或替换了大量案例,与时俱进地修正部分论点,使论述更严谨、全面。篇幅也由原来的四册变成五册,分别为基础篇、方法篇、语言篇、磨砺篇和修改篇。方法篇从公文写作的微观层面,讲解写作过程中每一阶段面临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围绕公文写作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宗旨,从确立主题、设计结构、拟用小标题到确定文风、提炼观点、找准角度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优秀文稿所要具备的元素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达到最佳效果。作者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融入自己数十年的公文写作经验和对同行优秀文稿的分析总结,使本书内容丰富深刻的同时又易学好用,充满实战色彩。

首章试读

第一章 从基本问题谈起 1.什么叫“大手笔”?怎样才能成为“大手笔”? 答:所谓“大手笔”,古时是指有名的文章家或作品。如今,凡笔力雄健、根基深厚的大作家、大理论家、大著述家、大记者及规模和名气较大的作品,均可称之为“大手笔”。人们常说的“巨笔如椽”“如椽之笔”,指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在习惯上,人们把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人都称为“大手笔”,我这里所指的正是其中的一类:各级党政机关和各部门、各单位中那些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文字秘书们。他们默默无闻地干着轰轰烈烈的事业,并从艰苦的磨砺中获得了超人的智慧与才华。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大手笔”,是因为—— 有较丰富的知识,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古今中外、党政财文等各方面的知识均有所涉猎,并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较深造诣; 有较扎实的文字功底,熟悉谋篇布局、语法修辞等各种要领,通晓机关各种文稿的写作常识并能娴熟运用; 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善于以文辅政,为领导出谋献策; 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不仅才思敏捷,倚马可待,而且文笔精彩,质量优良;不仅善于领会领导意图,而且富有创造性;不仅能出色完成自身的写作任务,还常常担任改稿、统稿任务,发挥“龙头”作用。 笔者就曾见识过数位令人敬仰的“大手笔”。其中一位,某领导机关主管文字工作的副秘书长,从事“爬格子”事业20余年,可谓“识途老马”。有人评论说:“凡是他写出来的文章,别人无法改动,若改一句话,除非把这句话拿掉,要不就难动一个字;若改一段话,除非把这段话删掉,要不就难动一句话。”总之是恰到好处、无可挑剔,让人想起古人形容美人的那句名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他修改别人的稿子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把撰稿人叫到一旁,一边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改,一边信手改去,看上去不假思索、漫不经心,实际上字字精确、句句到位,不多工夫就把一篇本来毛病百出的稿子改得漂漂亮亮。正因为他有如此功力,所以只要稿子出自他的笔...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