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刀“式”

banner"

>

黄棘

本月六日的《动向》上,登有一篇阿芷先生指明杨昌溪先生的大作《鸭绿江畔》,是和法捷耶夫的《毁灭》相像的文章,其中还举着例证。

这恐怕不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罢。

因为生吞活剥的模样,实在太明显了。

但是,生吞活剥也要有本领,杨先生似乎还差一点。

例如《毁灭》的译本,开头是——

“在阶石上锵锵地响着有了损伤的日本指挥刀,莱奋生走到后院去了,……

而《鸭绿江畔》的开头是——

“当金蕴声走进庭园的时候,他那损伤了的日本式的指挥刀在阶石上噼啪地响着。

……”

人名不同了,那是当然的;响声不同了,也没有什么关系,最特别的是他在“日本”

之下,加了一个“式”

字。

这或者也难怪,不是日本人,怎么会挂“日本指挥刀”

呢?一定是照日本式样,自己打造的了。

但是,我们再来想一想:莱奋生所带的是袭击队,自然是袭击敌人,但也夺取武器。

自己的军器是不完备的,一有所得,便用起来。

所以他所挂的正是“日本的指挥刀”

,并不是“日本式”

文学家看小说,并且豫备抄袭的,可谓关系密切的了,而尚且如此粗心,岂不可叹也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伪自由书一读就懂的吕氏春秋且介亭杂文燕山夜话曼丽华盖集吕氏春秋(珍藏版)傅斯年论诗经马伯乐吴玉章回忆录张资平文集山雨少年漂泊者我死遁归来,好兄弟他不装了集外集拾遗李鸿章传(珍藏版)集外集傅斯年谈中国史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