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寄语第一集(精品公版) 邹韬奋

邹韬奋/著

2025-11-17

书籍简介

为纪念三联书店成立85周年,三联生活书店将推出精装纪念版“韬奋著译文丛”,包括《萍踪寄语》(三集)、《萍踪忆语》、《经历患难余生记》等一共九部经典著作。《萍踪寄语》(三集)收录了作者在苏联旅途中的见闻共66篇,翔实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文笔优美,寓意深刻。区别于《萍踪忆语》的是,“寄语”系列为随写、随寄、随发表,因而增添了更加鲜活的现场感。在《萍踪寄语》系列中,作者探讨了“世界的大势怎样”“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两个问题,对于研究近代史的学者和苏联社会的研究者来说,《萍踪寄语》系列是不容错过的推荐阅读之作。另外,作为老一辈的记者、出版人,邹韬奋先生为民主抗争、为人民发声的勇气和决心在本书中可见一斑,他的著作对现在的新闻和出版业也极具指导意义。“韬奋著译文丛”系列选用精美装帧和全新的版式设计,封面简约大气,严肃中不失优雅,是阅读、收藏的上佳选择。

首章试读

船上的民族意识 记者前天(二十一日)上午写《到新加坡》那篇通讯时,不是一开始就说了一段风平浪静的境界吗!昨天起开始渡过印度洋,风浪大起来了,船身好像一蹲一纵地向前迈进,坐在吸烟室里就好像天翻地覆似的,忍不住了,跑到甲板上躺在藤椅里不敢动,一上一下地好像腾云驾雾,头部脑部都在作怪,昨天全日只吃了面包半块,做了一天的废人,苦不堪言。今天上午风浪仍大,中午好了一些,我勉强吃了一部分的中餐,下午吸烟室里仍不能坐。写此文的时候,是靠在甲板上的藤椅里,把皮包放在腿上当桌子用,在狂涛怒浪中缓缓地写着,因明日到科伦坡待寄,而且听说地中海的风浪还要大,也许到那时,通讯不得不暂搁一下。 船自新加坡开行后,搭客中的中国人就只剩了七个。黑色的朋友上来了十几个(印度人),他们里面的妇女们手上戴了许多金镯,身上挂了不少金链,还要在鼻孔外面的四处嵌上一粒金制的装饰品。此外都是黄毛的碧眼儿。有一个嫁给中国人的荷兰女子,对于中国人表示特别好感,特别喜欢和中国人攀谈。 同行中有一位李君,自己带有一个帆布的靠椅,预备在甲板上自己用的,椅上用墨写明了他的中西文的姓名,以作标志。前天下午他好端端地,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忽然来个大块头外国老太婆,一定要把他赶开,说这个椅是她的。李君把椅上写明的姓名给她看,她不肯服,说他偷了她的椅子,有意写上自己的姓名!于是引起几个中国人的公愤,我们里面有位甲君(代用的)尤其愤激,说:“中国人都是做贼的吗?这样的欺侮中国人,我们都不必在国外做人了!这还了得!”我看他那一副握拳擦掌,切齿怒目的神气,好像就要打人似的。还有一位乙君持极端相反的意见,他说:“中国人出门就准备着吃亏的。”又说:“自己不行(指中国),有何话说!”他主张不必认真计较。当时我刚在吸烟室里写文章,他们都仓皇地跑进来告诉我,我说老太婆如不讲理,可将情形告诉船上的管事人,倘若她自己也带了一张椅子,因找不到而误认的话,可叫管事人替她找出来,便明白了。后来果然找到了她自己的椅子,对李君道歉,而且觉得很难为情。听说她原有几分神经病,甲君仍怒不可遏,说不管有没有...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