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概论期末考试

童广运/著

2025-11-17

书籍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研究主题的学科。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了解社会和认识自身的思想成果,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实践中对社会现象发展规律、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生存意义的概括和总结。人文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制度变革、经济体制状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感情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今天的人文社会科学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新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正变革着世界。因此,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变化发展、研究其发展规律、应用其最新成果、钻研其专业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群,在学习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门专业知识之前,需要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类原则、体系结构、社会功能、发展趋势和特点等进行概括地了解、学习。

首章试读

序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和行为举止,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如何培养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问题。 其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当中。据此,高校应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文化科学素养的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彻底解决高等教育重理轻文,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学生知识结构失衡、人文素质欠缺等弊端。 再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需要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