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国粹派的伦理思想

banner"

>

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

所谓近代化,就其深层的内涵而言,实指国人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的近代化。

国粹派的伦理思想,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不仅批判了主张纲常名教和“存天理,灭人欲”

的封建旧伦理旧道德,而且极力提倡“群重己轻,舍私为公”

的新道德,并强调通过共和革命的社会变革,为造就国民“完全人格”

[1]和建立“人人自由,人人平等”

新型的社会伦理关系,开辟道路。

显然,国粹派的伦理思想,究其命意所在,既是要助益现实的共和革命,同时,也即是体现了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执著。

[1]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1册,第31课,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4册,宁武南氏铅印本,1936。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外国文学作品选·西方卷(上)(第2版)听万里乐:穿洲越岭乐旅见闻探戈艺术的历史与变革士不可以不弘毅——追忆何兹全先生室内乐欣赏十八讲水深火热在美国:真妮的北美生活故事甩掉借口史官、史氏与南宋社会外国文学史(上册)实用大学语文外国文学史(下册)世界尽头的奇迹外国电影史:插图版谈音说乐:当代中国音乐面面观实力与博弈:20世纪中美苏三大国关系探究外国文学作品选·西方卷(下)(第2版)世界中古史(第4版)穿越魔兽:打破剧情的王者田野民俗志(第2版)探戈——社会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