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

孙杰 张永红/著

2025-11-24

书籍简介

本教材已被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材致力于让学生在掌握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在实践操作层面有较深的理解,并具备一定水平的教学操作技能和教育能力。教材在原版本基础上增加了与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相结合的内容,更进一步提高了本教材的实用性和时代感。本教材共分为12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知识,幼儿心理发展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创造力、情绪情感、气质、自我意识与性别化、人际关系、社会性行为等方面的概念、种类、发展特点及培养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首章试读

序言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个体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对义务教育质量、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和社会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性作用。近两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和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各省(区、市)政府纷纷把学前教育作为本地教育工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是近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至56.6%,比2009年(2009年为50.9%)提高了5.7个百分点。 同时,我们需要客观、冷静地看到,由于长期受经济、社会、文化、传统和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在不少地区是低水平的普及,学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城乡学前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差距大,不少农村幼儿园教师缺乏基本的专业教育,教育质量较低。 《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明确指出了我国未来中长期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突破性意义的。但当前,如何更好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精神,保障我国学前教育既大普及大发展,同时又是有质量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普及是有意义的普及,给我们的孩子提供的教育是真正令人向往的、有价值的教育机会,这一问题仍然非常艰巨、突出! 我国政府、社会、家长等各方面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专家、学者们为此进行着努力的思考、研究和探索。 无疑,要确保学前教育质量,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学前教师作为基础和保障。政策和实践研究均表明,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严格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专业标准的同时,努力建构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和支持体系,实现幼儿园教师...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