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规与教师道德读书笔记

卫建国/著

2025-11-24

书籍简介

法律与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两种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它们以不同方式引导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本书将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整合在一起分析阐述,体现了一种新的尝试。本书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至第四章为教育法律法规部分,阐释了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主要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依法治教与提高教育者法律素养的重要性。第五至第九章为教师职业道德部分,在分析教师劳动与教师职业特点基础上,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道德问题和道德困惑,讨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本书是为适应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设计编写的,也可以作为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用书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教育硕士和教育管理者的参考用书。

首章试读

序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这不仅成为国人的共识,而且也成为全球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在当代中国,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没有好的教师,就难有好的教育,就难以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教育教学改革也难以进行下去。提升教师素质尤其是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进程的全面推进,高等师范院校的职责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高等师范院校不仅要继续担负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这一传统的任务,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而且要承担教师教育职后培训这一新的任务,提高现有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近几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看,高等师范院校在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首先,高等师范院校可以为中小学教师提供职后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这种培训可以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专业内容、课程培训、岗前培训、入职培训、听课评课指导等。 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在研究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简言之,高等师范院校要不断创新服务基础教育的形式,提高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通过研究和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在这方面,教育部直属高等师范院校做了大量工作,地方师范院校做得还比较欠缺,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最后,高等师范院校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研科研基地,帮助和带领中小学教师共同进行教研科研活动,提高他们的教研科研能力。这是高师院校教师的优长所在,也是在更深入和更高层次上服务基础教育和引领基础教育的活动。 为了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需要,我们在多年进行中小学教师职...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