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常说摔倒了,再站起来便是。 这大约是他生平所历所得来的经验,父亲临走对我再三叮嘱的,亦是此话。 吕姝这辈子只摔了一下,这一下便把她摔死了。 生时,她在闹和离。 谁知死了做女鬼,鬼也要和离。 兴安十年七月半前夕,吕家的祖宅内,香火纷飞,烟灰缭绕。 这吕家是北京城里的官宦人家,族中颇有贤能,单单是老吕侍郎,他的八个儿子中就出了四个进士。其中这长房长子又是家中最有出息的,自兴安元年起累官至两江总督,此人便是吕姝的父亲。 吕家素有友睦助持、慎终追远的家风,最重视这祭祖的大事。往年祭祀大事便是由长房操办,祭祀前夕请家中长老、子侄到祖宅中,第一日傍晚开祠堂、摆祭品,请神迎祖宗,诵祝后,点戏,第二日太阳下山的时候,焚纸烧钱,提着灯笼,恭送祖宗。 长房振兴了门楣,吕氏家族把最重要的担子交给长房,理所应当。 只是,吕姝的父亲去世得早,自他去世后,其余几房便年年借机将主持祭祀大礼的机会要过去。好在吕家的主母高氏强势,从不松口。 按理说今日这主持祭祀,仍是吕家长房,但那吕家长房长媳去年也已去世,房中仅有一姨娘管事,如何管得? 这个王姨娘地位又与其他姨娘不同,长房长孙吕瑞她所出,吕姝的父亲只有一个儿子,今年十四,另有一女吕嫱,是吕瑞是之胞妹,尚待字闺中。吕姝则是正室高氏所出,乃嫡长女,嫁入成王府为正妃。 平日里姨娘管家尚可,可祭祀这等大事,不上家谱之人,却是不能操办的,这是吕家的规矩。眼看家中无有可以主事的,二房便早早派人来送信,要“帮他们一帮”。 此时,管家喜爷一手举着信,一手提着自己的马褂,在小门处一路喊来:“来信了!二房来信了!” 皇天老日,暑热蒸蒸,喜爷一进院门,就看见大小姐吕姝站在树下,和王姨娘一块儿议事。他走至吕姝身后行了个礼,将信不假思索地递给她瞧。 吕姝瞧他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吩咐丫鬟:“给喜爷拿把扇子扇扇风。” 喜爷抬起手来擦了擦脸上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