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2日,荷兰阿姆斯特丹,欧洲杯决赛赛场上,比赛已经进入了最后关头。 意大利和法国像两头疲惫的雄狮一样相互周旋,相互提防,相互威慑。白衣意大利与蓝衣法兰西像是两根编织钩针一样交缠着。 在98年法国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法国点球大战战胜意大利,并且最后夺得本土世界杯冠军。现在,法国队长德尚再一次率领球队迎战意大利。 上半场双方都毫无进展。直到比赛第55分钟发生变局。 托蒂用身体拖住对手后卫,之后脚后跟传球,佩索托边路传中,德尔维奇奥左脚脚背轻轻一推。 足球破门! 一切只是一瞬间内发生的事,球迷们,当然是意大利的球迷们,齐齐起身欢乐歌唱,振臂高呼,摇旗呐喊。 意大利1-0领先! 奥兰若,场上的意大利小将,理所应当地参与进大家伙的庆祝之中。他热情地给了德尔维奇奥一个大大的拥抱,紧接着大家都抱了上来。 德尔维奇奥颇有点受宠若惊,这个小队友可是一向害羞到可以说是矜持的地步,少有这么情绪外露的时刻。不过他也从善如流地回以一个用力的拥抱。 奥兰若作为今年才被征召进意大利国家队的小将,年仅17岁,在意大利一众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前锋中都算是青春得近乎幼稚。没人说得清一向冷静稳重的佐夫怎么做出带这么一个小孩参加欧洲杯的决定。 难道佐夫要指望着靠孩子拿下这场胜利,夺得欧洲杯冠军么? 但事实就是当原本应该出现在场上的蒙特拉因身体不适而不得不待在替补席上时,佐夫将奥兰若的名字写进了决赛的首发名单。 佐夫也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带自己看重的小孩来参赛了。他原本只是想让这个小孩舒舒服服地,在国家队的生涯初期就随队获得一个冠军开心一下,没想着要让他扛大梁的。赢了还好,万一输了,这么一个天赐的身体素质,技术思维,球感天赋无一不好的球员,心理上受打击了怎么办。 这可是意大利的未来! 但是事到关头,佐夫也只能在心里划十字祈祷今天一切顺利。 奥兰若并不知道佐夫在场边如何为他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