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淅淅沥沥,敲打着云州城青灰色的屋瓦,汇聚成细流,从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此刻已是傍晚,城南杏林堂药铺里却还透着温暖的烛光,驱散着雨夜的寒凉。 “阿雪姐姐,娘亲让我来谢谢你!” 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女孩踮着脚,将一篮带着水珠的新鲜荠菜放在柜台上。 “她说喝了你开的方子,咳嗽好多了。” 沈知雪从捣药的臼旁抬起头,唇角漾开温柔的笑意。 她伸手,轻轻拂去小女孩发梢的雨珠,又从旁边的青花瓷罐里取出一枚冰糖山楂塞进她手里。 “小丫真乖,告诉张婶,药还得再吃两日,这几日莫要沾凉水,记得添衣。” “知道啦!” 小女孩欢天喜地地攥紧糖块,像只快乐的小雀,蹦跳着冲入蒙蒙雨帘中。 铺子里还留着几位熟客。 王婆婆絮叨着这几日变天,腰腿酸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沈知雪一边耐心听着,一边手下利落地称量当归、杜仲,用桑皮纸包好,细绳扎紧,又温声叮嘱煎煮的火候与时辰。 李大爷则夸赞她上次给的药油灵验,揉上后热乎乎的,老寒腿舒坦了不少。 “阿雪姑娘心善,手艺又好,真是我们街坊的福气。” 王婆婆抓着药包,满是皱纹的脸笑开了花。 “人长得标致,性子还柔,不知将来便宜了哪家郎。” 沈知雪只是浅浅一笑,眉眼弯弯,送几位老人出门。 “诸位慢走,路上湿滑,当心脚下。” 她站在门口,望着老人们相互搀扶着走入渐密的雨丝中,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缓缓收回目光。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门外缠绵的雨声和屋内弥漫的清苦药香。 烛火跳跃,在她沉静的侧脸上投下柔和光影,一身素净的布衣更衬得她气质温婉柔和,与这间弥漫着仁心仁术气息的小药铺浑然一体。 沈知雪走到门边,正要合上门板结束这平淡充实的一日时,她的动作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远处,除了淅沥雨声,还夹杂着一种极细微的、几乎被完全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