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根茎遍布湖底空洞,畸变的茎须在地上不停扭曲挣扎,空气被割裂破开的声音飒飒作响。几页堪堪粘连、漂浮在空中散发出微弱荧光的薄纸困顿在立锥之地进退维谷。 它们正是这个世界碎片的核心。 佟云陛大概能想到它原来是什么样子了——或是一本书,或是一个本子,并且一定是厚的。 它原本的世界可能是一个文化至上的世界——偏理论,自然武轻,打不过流氓,所以被暴揍得很惨,这是直观体现在佟云陛眼前的。 一个世界的核心如果以书的形式呈现,它必然是一本厚书,否则载不下一个世界的万千变化,然而眼前的境核只有几张可怜的纸,足以证明这本书被撕得多碎。 世界核心碎成了多少块,世界就碎成了多少块,破碎的世界残片并不会就此迎来最终的结局——它们是很好的养料——而这又正是不同世界互相攻歼的根源。 然而,对于佟云陛所在的世界,这一切却反了过来。 它们绝不是养料,也不是别的有养分、有价值的好东西,却更像寄生虫和肿瘤,是寄生在大树上的菟丝子,带来致命的危险。 所有的存在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的,物种会进化,生命会成长,残损的世界想要完整。人类的世界不存在永动机,但如果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核心,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一个完整的世界核心理所当然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无需借助任何外力,它是名副其实的“永动机”,可要是它完美的系统出现了破损,那又要另当别论了。 从世界破碎的那一刻起,碎片就开始了自我修复的进程,但已经破碎的世界核心不再具备产出能力,它们只得向外获取修复自我的能量。 通常情况下,多数世界碎片会被攻击它的凶手世界捕捉吞噬,只有少数小碎片得以逃逸。小碎片在虚无中漂游,感应到哪一方有能量就往哪里去,它们要么在靠近目标的途中被经过的世界捕食,要么被目标吃掉,这基本上就是所有破碎世界的结局。 为什么说“基本上”,因为现实是无穷无尽的,而无穷无尽之中,难保不会出现一个理论上概率可行的极端情况。比如说,数量多到超出宿主世界承受能力的世界碎片同时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