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上午7:30 雾港市老城区的清晨,是被几种固定的声音唤醒的:隔壁单元王阿姨在阳台呵斥她那只总想学说话的八哥“闭嘴”;楼下“老味道”早餐摊的油锅发出滋啦作响的欢快交响;远处港口传来模糊低沉的轮船汽笛,裹挟在湿漉漉的海雾中,弥漫进每一条街巷。 郝运莱就在这熟悉的生活协奏曲中,完成了他的晨间仪式——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张极其精美的“天地银行”百年纪念版冥币设计稿,咬下了今天早上的第三口油条。 他的工作室兼住所,是一栋老旧居民楼的一层,原本是临街的车库,被他用低价租下,简单装修后挂上了“好运来设计工作室”的招牌。招牌设计得花里胡哨,充满了不协调的喜庆元素,与“冥币设计”的业务内容形成一种荒诞的对比。室内空间杂乱却又有一种奇异的秩序,堆满了各种书籍、图纸、工具和叫不出名字的古怪装置。书架上的书种类庞杂得令人咋舌,从《量子力学导论》、《符号学原理》、《声学环境工程》到《中国传统纹样图鉴》、《民间禁忌大全》、《纸扎艺术百年流变》,甚至还有几本厚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和《认知心理学前沿》,它们毫无逻辑地挤在一起,书脊上贴满了颜色各异的标签纸。 时间:上午7:45 “啧,不对,绝对不对。”郝运莱嘟囔着,油渍差点滴到数位板上。他赶紧吸溜一下,手指飞快地在平板电脑上操作,将设计稿上一个复杂的云纹图案放大到极致。“这云纹的弧度,样本稿的曲率半径是5.7像素,我这里画成了5.4像素,少了零点三个像素……这会导致整体气流……呃,幽冥之气的流动感不足,缺乏那种轮回往复的深邃感。” 他陷入了一种旁人所不能理解的学术式纠结。对于郝运莱来说,冥币设计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关乎审美、寓意,甚至还有一套他自己总结的、玄之又玄的“阴间用户体验学”。他能一眼看出版面布局的微小失衡,能记住上周二下午三点十八分从窗外电线杆上飞走的麻雀左翅第三根羽毛有点分叉,能清晰地复述出三个月前来找他麻烦的混混头子“龙哥”,那天穿的那双限量版AJ1,左脚鞋带用的 是不太常见的“双环结”系法,而且靠外的那个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