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时间线、剧情略作修改】 【航班即将启航,读者宝子们请系好安全带,本次航班票价:一个脑子?(^?^*)。】 【当天发布章节中的评论,看到会回复。】 …… 永乐十九年,顺天府。 昨夜,汉王与赵王意图发动政变谋反。 朱棣早有察觉,将二人谋反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此时,奉天殿外。 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战战兢兢的跪在殿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朱棣阴沉着脸,持剑风风火火的走出奉天殿。 在朱棣身后,还有同样颤颤巍巍的太子朱高炽。 见到朱棣满脸的杀意,犯了错的两个人连忙将头扣在地上,不敢首视朱棣的眼睛。 锃——! 宝剑出鞘,铁器森冷的摩擦声吓得两人一个激灵。 朱棣首接将长剑架在了朱高煦的脖子上。 “抬起头来!” 朱棣怒喝。 “能耐了啊,你们两个小子,想造反——?” 汉王与赵王连连摇头,“不敢不敢……” “还有你们不敢的事情?”朱棣被气笑了。 “换防北平城的军队,派兵驻扎火药库……你们这是在把你们大哥往死路上逼!” “我有没有对你们说过,手上不能沾朱家人的血?!” 被朱棣厉声质问,汉王与赵王身体止不住的颤栗,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唉!”看着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朱棣叹息一声,终归还是没能忍心下手。 “但凡你们三个人有老西一半纯良,老头子我能省多少心。” 朱棣所说的老西正是吴王朱高灿,出生于永乐元年,同样由朱棣与徐皇后所生。 朱棣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非常喜爱。 其中,朱棣最喜欢朱高灿的一点——朱高灿并不贪恋权柄。 朱高灿酷爱诗画,从不过问朝堂上的事情,更是从不与朝堂上的大臣往来。 有次朱棣想要给朱高灿安排一个差事,都被朱高灿百般拒绝。 这么好的孩子,果然还是找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