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宴席上并不见沈公子。” 朱予柔手执酒杯,正盈盈笑着向皇家亲眷敬酒,听见这消息,不由微微蹙眉。 今日是上元节,更是三公主韶华公主生辰。故而广佑帝特在坤宁宫摆宴,君臣同庆。 “韶华,这满座青年才俊,可有你看上的,若有,今日父皇便下旨,为你赐婚。”皇帝今日高兴,多饮了几杯,已呈醉态。 话音落下,殿中空气似是沉默下来。 众人都知韶华公主一身才气名动天下,盼望着公主能看上自己。 奈何他们不知,朱予柔心中已有所属之人,可那人却不在席上。 无奈之下,她只得整理衣裙,款步出纱帘,行至殿中,双膝落下道:“父皇,您曾许诺儿臣一个愿望,不知可还作数。” 那人不在,她不想就这样草草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只得提起旁事。 见上首皇帝笑着点了下头,朱予柔接着道:“儿臣从小跟着国子监几位老大人学习,心中感悟良多,也想一展胸中抱负,都说读书人一生之志不过科举,儿臣亦如是想,因此儿臣请求,参加此次春闱。” 此言出,方才默瞬殿中霎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自开国至今,不,纵然是历代各朝亦未曾听闻有女子参加科举。 尽管这位公主殿下才惊四座人尽皆知,也不该由此开创先例啊。 一阵纷乱后,右都御使曹鸿岚上前揖道:“陛下,我大晋朝从未有女子参加科举,而今殿下此举,恐怕不合规矩。” 他这话说的不重,是来试探皇帝心意。 皇帝心中带着点骄傲,却未显露,面色平和看向国子监祭酒胡佚,语气平淡道:“胡大学士,柔儿是你所教,大学士以为朕的韶华可否参加科考啊。” 胡佚未料到陛下会点他的名,心中暗道:这三公主不过十六,但满腹诗书不禁使他咋舌,更莫提和国子监那些空有四书五经的书呆子相比,若她是男子… 想到这,胡佚便道:“公主殿下才华横溢,远超许多男子,从才能上自是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至于规矩,规矩是人定的,陛下作为一国之君,有权作此决定。” 他不知皇帝所想,故而说了些场面话,又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