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是开国皇帝的白月光

花狐狸王爷/著

2025-11-24

书籍简介

下本古言求收《汴京宫中小食肆》阿秋的娘亲不但是开国皇帝的白月光,也是敌国国师的白月光,还是上代所有权势人物的梦中人。前朝熙宁皇后,昔日江左第一才女,南朝首席门阀家主。本朝皇帝为她终身不立后,北朝国师为她终身不娶,前代关内侯为她暗自神伤。阿秋自己就平凡得多了,她只是好不容易考进本朝乐府的,一个小舞伎。除了遗传娘的美貌,大概也没别的优点。然而……皇帝对着她这张脸,细细思量:“你要不考虑做太子妃?“为本朝再造一位未来的熙宁皇后,曾是他的无上梦想。敌国国师:“虽然你的资质……并不很像你娘,但我忍了~~”勉勉强强收她为徒:“记得你的目标是当女帝,毕竟你娘已经是皇后,你得超越一把。”阿秋只想躺平。但奈何,她的顶头上司,权倾天下的少师大人顾逸不让。他的志向是一统南北,把两朝都灭了。(一个纯粹的以天下为己任,克服了一切低级趣味的男人,)并且,她既别想当皇后,也别想当女帝。(权力是公器,公器岂为满足个人私欲)他语重心长:“你别要江山,要我就挺好的。“(外冷内热俏舞姬vs深沉内敛权臣少师)—————————————————————————新文求收:《汴京宫中小食肆》(温厚敦良美厨娘vs难缠作精世子爷)姜徊进宫做宫女,只为了能吃饱饭。招人的内监只管咧嘴笑:在宫里,别的不敢说,饭还是吃得饱的。结果她发现:宫里固然饭是够的,可像她这般的低等宫女吃的,都是凉透了的残羹冷饭,着实……难以下咽。她只得拿出从前山里学到的本事:先是悄摸挖了后苑的笋,烤成香气四溢的傍林鲜。祝昭仪嫌弃吃不下的香米饭,她如获至宝谢恩拿去,加上自家晾晒的野生鱼干,煮成咸鲜软糯的河祇粥。还有极薄的面皮儿,裹着春日才出的嫩笋、湖边新挖的蕨菜,加上麻油、冒着热气的清汤,便成一碗熨帖舒展的笋蕨馄饨。厨房的大黄猫阿花闻着香味儿来了……司膳房的膳工老张也闻着味来了,当今贵妃的堂妹,尚食局的红人李淑也来了。大伙合计:宫里的下等宫人苦膳食难吃久矣,要不咱们偷偷开个小食肆,地下营业?借寓宫中,玉树临风,不可一世的世子爷微微冷笑:这不是我府邸书房的磨墨侍女么?她怎么跟着我跑宫里来了。这般大张旗鼓,一定是想引起我注意。

首章试读

这班新进的舞乐伎生,抵达宫中棠梨苑时已是薄暮。 吹奏玉笛的阿秋是其中容貌最出挑的一个。她眉目如画,唇边似永远含着一缕盈盈笑意。 但若细看,便会发现无论表情喜或者嗔,她那双秋波流转、黑白分明的眼睛,是从来不笑的。 不同于宫车上,抱着乐器一言不发的其他少女们,阿秋一直注意瞥看窗外景象,暗记从宫门到棠梨苑的路径。 棠梨苑原本是前朝安置乐府近千名乐工、乐伎的地方,因苑中有野生古树数十株,春天时棠梨花开时烂漫如雪,飘洒无垠而得名。 自入宫以来,一路逶迤行车,直到掌灯时分,一路亦没见几个宫人,可见棠梨苑偏僻幽远。 透过参天古树的枝柯,阿秋仿佛能看见,前朝时众多舞姬、歌人,在树下如雪飘飞的落花中踏鼓起舞,歌吟练习之声萦绕回廊,彻夜回响宫中的情景。 绿锈斑斓的仙鹤灯台上,明烛曾终夜不灭,照亮当时盛世。 眼下棠梨苑已废弃多年,虽经新朝简单修缮,仍难枯树衰草、迷离烟色,始终透着几分荒寒。 一向自诩心坚的阿秋,在棠梨苑巨大的冷寂里忽然感受到一丝心悸。 可以想见,无论是谁,到了这里,终老恐怕都难再出去。 先朝亡时,那些技艺精湛、正当妙龄的舞乐伎,有活了下来的,现在怕也已是深宫中白发苍苍的扫地老人了。 她不由自主地握紧了黄袱锦囊里的玉笛。 此后,它便是她在宫中青云一跃、脱离藩篱的唯一凭借了。 在这一行薄施脂粉、削肩长鬓的舞乐伎少女之中,阿秋无疑是最美貌的一个。 她也是此行目的与他人最不同的一个。 阿秋登记造册的身份为前朝乐户之女,不过实际上,她在六岁时便被兰陵堂主人收养,并授以“刺之术”。 以师父的话来说,在这纷扰难安、彼此倾轧的世间,“刺之术”也好,“乐艺之道”也罢,本质都是服务于权力的工具。 自新朝建始,兰陵弟子便分散四方,潜伏于三教九流、各行各业,为的便是有朝一日,可以完整拿下王朝最高的权力。 貌美而聪颖的阿秋,便是兰陵...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