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略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鲁迅/著

2025-11-12

书籍简介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的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部著作中,鲁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历程,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小说作品和作家,深入分析了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同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批判了当时学术界对于小说研究的偏见和忽视,强调了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首章试读

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 志怪之作,庄子谓有《齐谐》,列子则称《夷坚》,然皆寓言,不足征信。《汉志》乃云出于稗官,然稗官者,职惟采集而非创作,“街谈巷语”自生于民间,固非一谁某之所独造也,探其本根,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与传说。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惟神话虽生文章,而诗人则为神话之仇敌,盖当歌颂记叙之际,每不免有所粉饰,失其本来,是以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如天地开辟之说,在中国所留遗者,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即其例矣。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艺文类聚》一引徐整《三五历记》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列子·汤问》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有天相者,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交龙而孕季,皆其例也。此外尚甚众。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本经训》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曰,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