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分为哪两部

张仲景/著

2025-11-12

书籍简介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该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在书中详细描述了外感伤寒病和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提出“辨证施治”的基本思想,强调了因时制宜的重要性。他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证候,选择适当的治法和方药,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拘泥于成法。《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方书之祖”。它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必读的经典之一。

首章试读

诸方 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桂枝二两(去皮) 麻黄三两(去节)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桂枝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术附汤方,附于此方内,去桂枝,加白术四两,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掰) 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掰)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白虎加人参汤方 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依白虎汤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以上九方,病证并在第二卷内。 葛根加半夏汤方 于葛根汤方内,加入半夏半升,余依葛根汤法。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