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自己给的观点

徐浩渊/著

2025-11-17

书籍简介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什么才是孩子心理真正需要的?年轻的爱侣们到底在想什么?夫妻关系中间最大的心理症结又是什么?我们梦寐以求的愉快生活,到底应该如何活?人生的意义何在?知名旅美心理学者、心理治疗专家徐浩渊博士,抛弃说教、甩掉枯燥,用30段真实的人与事白描出每一段生命中无法回避的关系和问题,这里有孩子的焦虑,青年的迷茫,更有华发之年依旧无法释怀的心结,每一段精彩的讲述、细致入心的心理学解释,为每一位阅读者铺展开心灵成长与人性探究的通路。

首章试读

写给我的读者 这是一本启迪现代人心灵成长的书,同时也是一条探究人性的通道。书中的每个故事均系真人真事,有的选自我曾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的《徐博士心理热线》,也有的选自我们开设了11年的免费心理网站“心育心”(.ht2ht.)。其中,包括我自身成长的艰难历程与我个人的故事。为了维护个人隐私,除了我和儿子的事例与名字,对其他案例都做了保护性修饰。 重新修订出版这本书,主要是应社会和读者的需求。11年前,那是2003年“非典”期间,因为所有北京人都被“隔离”在家,我完成了计划四本系列书籍中的第一册。首次出版书名为《我们都有心理伤痕》,是出版社要求的书名,我的心理学界同人们不喜欢,说:“太负面。”此后,从不同方面听到各种读者反馈。 一位北京著名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抱怨: 累坏我了。昨天值夜班病房无事,原想可以睡个安生觉,哪知拿起这本书就放不下了,一直到天亮才读完,又要查房去了…… 网友静心: 说说我对徐博士的书的感觉:第一感觉就是“久旱逢甘露”,像《唱脸谱》中唱的,好极了,妙极了。很多话,很多经验是我经历了极大的人生挫折后才体验到的,还有很多是我一直在想却还没有想明白的,比如“成功”这个概念。我要是能早十年,不,早二十年读到这本书该多好! 网友HF: 有一天晚上,他(丈夫)突然对我说,觉得活着没意思,觉得活着很失败。还说小时候就觉得很失败。我当时的感觉就好像晴天霹雳一样,因为我在感情上很依赖他(虽然我在外企的工作中还是挺独立能干的)。非常感谢在这个时候我读了徐博士的《我们都有心理伤痕》,这半年的时间里,我明显觉得在感情上独立起来,再次谢谢徐博士。 我的学生发来e-mail: 徐老师,以下是中国社科院一位女性研究员的反馈: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真是值得一读的书,因为每个读者从中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投影。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科知识与中国人的特色心理或曰“特色伤痕”联系得天衣无缝。看这本书,如同和朋友在交流对话...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