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banner"

>

第一节唐五代语气词概况

一、唐五代语言概况

在汉语史的断代分期中,唐五代曾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时期,围绕唐代是划归中古还是近代,学界一直有异议。

这一方面源于语言演变的渐变性,因为对一个连续统进行人为的切分自然存在选择切分点的问题;另一方面源于语音、词汇、语法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语法和词汇演变的角度看,近现代汉语中的许多新要素在初唐已经萌芽、出现,但是语音的新要素要晚一点,大致在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

现在的切分标准讲究三者结合,但是如何结合又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此处无意讨论汉语史的分期,提到分期也只是想说明唐五代在汉语语法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前所述,很多属于近代汉语特质的语法现象在初唐以来就逐渐萌生了,因而唐五代历来是语法学界研究的重点。

从语气词的发展演变来看,这一时期新旧交替的趋势更为明显,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其源头大多可以追溯到此。

在讨论语气词之前,还有必要说说这一时期的语言使用情况。

言文的脱节及南北差异形成于魏晋南北朝,而后文献中白话成分越来越多。

入唐以来,古白话系统逐渐形成,与文言文形成了鲜明的分流。

这一时期能够较好反映古白话系统的文献主要有部分白话诗、曲子词(多为民歌)、变文、禅宗语录等。

与南北朝时期言文杂糅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白话文献大多晓畅易懂、明白如话,这正是古白话系统逐渐成熟的标志。

在古白话系统逐渐形成的同时,这一时期的散文却大多采用习自上古的文言,如唐古文等。

因而我们对语气词的考察,更多的是利用白话程度较高的资料,以尽可能反映出语气词使用在这一时期的实际状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田野民俗志(第2版)龙族VI:蚀梦之徒外国文学史(上册)甩掉借口听万里乐:穿洲越岭乐旅见闻外国电影史:插图版文学理论新编(第4版)外国文学史(下册)探戈——社会见证者文学概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实体法问题研究洗耳恭听:读懂音乐大师外国文学作品选·西方卷(下)(第2版)水深火热在美国:真妮的北美生活故事外国文学作品选·西方卷(上)(第2版)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西方文明探源:希腊罗马专题论集探戈艺术的历史与变革我心中被删除的姑娘谈音说乐:当代中国音乐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