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的小孩

赵卓筠/著

2025-11-12

书籍简介

本书从尊重原著的角度,以梁山泊众人聚义之路为故事主线,用改写的方式将故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地点、事件,分为65个分镜,脉络清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又从宏观角度审视原著,并附上引申解读,包括对原著深意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解读,同时对于一些陈腐的观点和谬误加以指出或剔除,呈现《水浒传》原著本身的文化内核,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让古典名著呈现出新的风貌。全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故事部分:以原著为底本,删去冗余的叙事,用少的文字展现精华。解读部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揭晓藏于故事背后的精髓,解读名著。插图部分:每章节配一幅精美插图,用传统的笔法,融合现代彩绘技术。人物小传部分:把重要的人物拿出来单独解说。人物系谱图:一张图看清故事中所有人物关系。

首章试读

写给家长的话 “经典名著鉴赏解读”系列,是有很多名著可供鉴赏解读的,排在最前面的无疑是现代人常说的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如果要给“四大名著”排个先后,我个人以为: 《红楼梦》为首,是没有争议的。它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之前茅,用一场盛大的悲欢离合写尽人间百态,作者见识之高、阅历之广令人浩叹,文字之下还藏着几层深意,因此说红楼是一门学问。 《西游记》为末,也没有争议。它借神魔写人,精彩纷呈。然而原著作者的个人色彩太强,时常讽刺上位者、挖苦迂腐之人。比起《红楼梦》既能理解大人物的立场也能洞悉小人物的内心,《西游记》这种嬉笑怒骂未免有些小家子气,它的主旨立意也是四大名著中最肤浅的。 人们通常觉得《三国演义》比《水浒传》技高一筹,我认为恰恰相反。《三国演义》写了军阀争天下的雄浑、士大夫的风骨与谋略。可是,某些谋略却颇为小说家言,经不起推敲,时常为了突出某个人物而贬低其他人物,而且几乎没有言外之意,把什么都写在明面上。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讲,这就是技低一筹,让此书逊色不少。 《水浒传》不同,它有很多深意藏在字里行间,其处理情节的技巧也足以做历代小说家的老师,像花瓣一样四散着写,为每个主要人物“作传”,最后又像大河一样归到一起。 有句老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水浒传》有很多快意恩仇的打戏,少年血气方刚,会学得闯祸;而《三国演义》有很多权谋诡诈之术,上了年纪的人会学得狡猾。 其实,《水浒传》并不是一部快意恩仇的作品,它是一出宏大的正剧。那些需要发现、品读的细节,以及背后需要了解的历史知识,都会在本书中一一鉴赏、解读。 “经典名著的鉴赏解读”系列,是对已有的文学作品的点评,不是创作者的本职。做这项工作的,更倾向于评论者,而非艺术创作者。 古时候,文人著书立说,多半是以编书为主,如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组织众多门客编写了《淮南子》,就是对已有文化进行综合性的整编荟萃,叫作“做学...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