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妖怪

保冬妮/著

2025-11-24

书籍简介

《从前,有个小小妖精》诗人席勒说:“诗引领漂泊的人,走出陌生的他乡,重寻天真单纯,重回幼时茅庐”。但是对于很多妈妈们来说,她们的小孩,才是引领她们漂泊灵魂,重寻天真单纯的天使。保冬妮有心收集了女儿浇浇的涂鸦之作,本书以浇浇童年的图画为主,保冬妮配诗而成。浇浇的图画里,有永远读不完的故事;冬妮的诗文,是永远没有终结的诠释和思考。文中稚拙新奇的画与耐人寻味的诗句,总有某处能牵动同为母亲或者即将成为母亲的你,或会心一笑或心有戚戚。“小孩儿来了,小孩儿还会走的”,或许,只有母亲们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这是一场多么短暂、多么甜美、多么珍贵的与孩子之间的“相遇”。

首章试读

写给一生一次的美好相遇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 方卫平 保冬妮和她的女儿浇浇合作了两本书,母女俩一文一图,一写一绘,除了别致的意趣,其中更洋溢着言语道说不尽的深情。 读冬妮的童诗,你会觉得她是真的走进了孩子的世界,透过他们的眼睛、感觉和充满幻想的心灵,来表达他们独特的认知、感受和想法。 收入《从前,有个小小妖精》的童诗,从各种角度描绘孩子生活中那些缤纷的想象、新鲜的趣味和无稽的游戏,诗歌明快的节奏、叮咚有声的韵律烘托出童年生活中抑制不住的那份自由、欢快和潇洒。这使得她的一些童诗读起来尽管莽撞摇晃,却也颇有些无厘头的意趣。一个孩子,就是她自己世界里的“小女王”,这里的一切仿佛都为她而存在,一切也仿佛都迎着她而来。“我的晴天,我的树。我的云彩,我的路。我的太阳,我的鸟。我的脚丫,跟我跑。”在这样充满张扬感的“我字体”诗行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与身边万物之间天然的一体感,以及她想要以自己的语法建构和诠释这个世界的天真的自信。这一充满稚气却也充满气魄的“指点江山”的身影,其实是童年无边无际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表现。 所以,作家也以诗的方式提醒我们,成人世界有时以怎样的不经意扼杀着童年这份珍贵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在分数的逼迫下“刻苦与牺牲”的小孩(《真心愿》)、在僵化的管制中被勒令“闭嘴”的小孩(《闭嘴》),在残酷的校园竞争中“得不到奖励的小孩”(《得不到奖励的小孩》),是童年世界里那些随时会令我们感到沉默的身影。尽管如此,这些诗歌最后却无一落在沮丧的情绪里,相反,作者要让这些孩子的童稚和幽默照亮他们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自己为自己开解困境。这样的安排进一步凸显了儿童自己所拥有的生活能量,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时代里属于孩子们的新的文化姿态。 然而,这个看上去由孩子做主的世界并不是惟我独尊的,它有力地抵抗着来自成人世界的专制,却也保持着与这个世界之间真挚的情感牵连。这部诗集里,我个人最喜欢《妈妈,我不会走远》一诗。诗歌中,与“妈妈,我不会走远”的反复表达相伴随的,是一个孩...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